證券時報記者 曹晨
隨著疫情防控優化“新十條”等措施的實施,各方對于2023年消費市場進一步回暖,拉動我國經濟增長充滿期待。
回顧2022年,受疫情反復沖擊的影響,居民消費意愿逐漸下滑。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92萬億元,同比下降0.1%,其中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6萬億元,同比下降5.9%。不過,在疫情防控政策持續優化以及各地防控逐步放開的背景下,消費市場正在復蘇。
證券時報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地區多家購物中心、餐飲門店時發現,線下消費市場正在加速回暖,“煙火氣”漸濃。在餐飲消費方面,部分上市公司餐廳客流迅速回暖,重現排隊等位的場景。
以火鍋雙雄為例,海底撈北京部分門店客流量在12月第三周環比增長五成左右,元旦節日又迎來新一波客流高峰。呷哺呷哺多數門店也已強勢恢復,該公司自12月17日起推出了充值優惠活動,活動上線僅4天,儲值金額就超2000萬元,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餐飲消費市場的回暖。
隨著出入境政策的優化以及“雙節”假期的臨近,旅游消費市場復蘇已成為業內共識。
攜程數據顯示,2023年元旦假期,該平臺上的海外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2.5倍,酒店預訂均價同比增長近三成。而春節假期預訂熱度進一步高漲,海外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近6倍,酒店預訂均價同比增長超四成。同程旅行數據顯示,元旦假期出行的火車票訂單中,跨省出行訂單占比近五成,機票訂單均價也較去年同期上漲32%。
從二級市場看,近一個月來,在消費市場持續回暖的背景下,大消費領域多個板塊不斷上攻,受到資金持續青睞。自12月1日到12月29日,酒店和餐飲、景點和旅游以及飲料制造板塊月內累計漲幅位居A股所有行業指數前三甲,漲幅分別為36.3%、8.48%、6.87%。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進一步明確了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培育完整內需體系的發展方向。
地方層面也在積極行動,多地政府近期再次拋出消費券等多種刺激消費的政策禮包。12月,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相繼發放消費券。
在此背景下,2023年大消費領域進一步回暖所帶來的投資機會被機構普遍看好。建議關注免稅、旅游、餐飲酒店、景區等出行鏈消費領域的優質公司,以及食品飲料、家具家電、服裝、零售等傳統大消費板塊的龍頭企業。
10:58 | 政策加持低空經濟賦能農村新型交通... |
10:57 | 國內首批數據中心公募REITs 8月8日... |
10:55 | 7月份房企債券融資同比增長超九成 ... |
23:55 | 虛擬電廠“聚沙成塔” 夯實新型電... |
23:55 | 央行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
23:55 | 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 |
23:55 | 兩融余額重返2萬億元傳遞出三大積... |
23:55 | 多地部署下半年地產工作:力推樓市... |
23:55 | 標普報告體現對中國經濟向好前景信... |
23:55 | 多地發放新一輪消費券 乘數效應點... |
23:55 | 央行連續9個月擴大黃金儲備 專家表... |
23:55 | 7月份中國倉儲指數為50.1% 連續9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