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若琳
如果說,過去10年是消費互聯網時代,那么未來10年數字技術的主戰場將從消費端轉向生產端,產業互聯網時代已經開啟。
根據《“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我國數字經濟要“以數據為關鍵要素,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業內普遍認為,數字經濟發展快不快,要看融合深不深。因此,數實融合也是過去一年里互聯網巨頭發力的重心。
舉例而言,寧波舟山梅山港基于阿里巴巴提供的技術服務,自研了碼頭操作系統,可以根據船只停留時長、貨物類型、噸位等數據,合理分配泊位。單這一項,相當于為舟山梅山港每兩年省出一個造價10億元的泊位。
從產業變遷的角度,數字化產業生態與傳統實體產業融合,推進傳統實體產業優化升級,提高產能的同時節約了資源,是未來互聯網企業長期扎根的方向之一。
數實融合既要走得快,更要走得穩。當前,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快速擴張,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規范、不健康的苗頭和趨勢,影響了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比如,數據黑產交易、部分破產企業出售數據牟利等。
數據安全事關用戶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數字經濟的發展,要把數據安全與治理放在首位。大數據時代下的數據安全,不能簡單看作一個傳統的數據安全問題,如何在滿足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同時,實現數據的流動和價值的最優解,是政府、企業應該共同關注與探索的方向。
對于企業而言,隨著數字時代的發展,數據量指數級增長,尤其是實體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應加強保護數據資產的意識,對于數據的運算、存儲和流通,應研發完備的模型。
與此同時,數據治理的政策還需進一步完善,當互聯網企業與實體企業相融合時,勢必會掌握海量的數據資源,如何用好數據、用對數據,亟需監管層面進一步細化規則和紅線。同時需要警惕的是,在雙方合作時,尤其在SaaS業務上,應該給予實體企業更多保障,防止軟件服務商玩“低價研發高價維護”的套路。
數字經濟發展穩不穩,治理體系很關鍵。中國數字經濟正在騰飛,產業數字化轉型邁上新臺階,數字產業化水平顯著提升,完善數據治理體系,將事后治理模式轉為事前預防,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前提,也是實現數據價值和流通的根基。
12:16 | 引投償債、主業擬轉型 *ST交投推進... |
12:11 | 天富龍登陸上交所主板 滌綸短纖維... |
12:09 | 茶百道立秋半日銷量環比漲超340% |
12:05 | 打造國際范 岳陽林紙加速海外“圈... |
11:36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指導意見 貫徹落... |
11:30 | 青海省上半年存貸款總量合理增長 ... |
10:58 | 政策加持低空經濟賦能農村新型交通... |
10:57 | 國內首批數據中心公募REITs 8月8日... |
10:55 | 7月份房企債券融資同比增長超九成 ... |
23:55 | 虛擬電廠“聚沙成塔” 夯實新型電... |
23:55 | 央行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
23:55 | 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