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萌
當前,虛擬數字人正加速“破圈”,從小眾賽道走向主流視野,成為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個縮影。
近日,紅杉中國首位數字虛擬員工Hóng上崗,引發創投圈熱議。資料顯示,Hóng由深度神經網絡渲染技術小樣本學習,經過一周訓練周期即誕生。Hóng的崗位為投資分析師,能夠在1秒之內閱讀上百份商業計劃書,也能將行業研報數據結構化、可視化并翻譯成100多種語言版本,還在任意時間和地點工作。不難看出,區別于虛擬主播、虛擬偶像等偶像型虛擬數字人,Hóng更偏向于功能型,深度學習能力也使其勝任投資分析的專業工作。
數字化浪潮下,金融業的商業模式與服務形態正在重新被定義,價值潛力也在不斷被挖掘。虛擬數字人已走出實驗室,逐漸應用于商業化金融場景。之所以會在金融領域率先落地,主要是金融業的相關業務訴求多,對新技術的接受程度高,研發投入力度大。
早在2019年,浦發銀行就推出首位虛擬數字員工——“AI驅動的3D金融數字人”小浦,在網點輪崗服務客戶。此后,百信銀行首位虛擬數字員工AIYA艾雅、寧波銀行上海分行001號虛擬數字員工“小寧”、平安銀行首位虛擬數字員工“蘇小妹”等相繼誕生。
從虛擬數字人類型來看,這些數字員工既有偶像型,也有功能型。偶像型專注于品牌營銷推廣工作,功能型則主要從事于客服、風控等基礎業務工作,數字員工在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已凸顯出一定的商業價值。不可否認的是,作為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創新產物,活躍于金融場景的虛擬數字人不僅迎合了金融業務降本增效的需求,也為用戶提供了全新的交互體驗,增強了用戶黏性。
值得關注的是,在應用過程中,虛擬數字人暴露出智能水平低、交互能力弱、人性化不足等缺點,并不能完全取代人工服務。簡而言之,這些數字員工的“類人化”程度依然處于較低水平。
筆者認為,受制于技術等多重因素,虛擬數字人由“類人”向“智人”邁進,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依然漫長。
當前形勢下,數字經濟加速發展,科技創新戰略重要性愈加凸顯,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5G等新技術日新月異,虛擬數字人更像是多種新技術交織融合的綜合體,它的數智化水平主要取決于技術實力。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更是如此,種種優秀成果的背后實質是先進技術的競爭、科技創新能力的較量。掌握了先進技術,即掌握了數字化轉型的成功密碼。
12:16 | 引投償債、主業擬轉型 *ST交投推進... |
12:11 | 天富龍登陸上交所主板 滌綸短纖維... |
12:09 | 茶百道立秋半日銷量環比漲超340% |
12:05 | 打造國際范 岳陽林紙加速海外“圈... |
11:36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指導意見 貫徹落... |
11:30 | 青海省上半年存貸款總量合理增長 ... |
10:58 | 政策加持低空經濟賦能農村新型交通... |
10:57 | 國內首批數據中心公募REITs 8月8日... |
10:55 | 7月份房企債券融資同比增長超九成 ... |
23:55 | 虛擬電廠“聚沙成塔” 夯實新型電... |
23:55 | 央行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
23:55 | 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