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劉筱攸
今年以來,市場行情明顯震蕩,多家銀行理財公司上半年增速也普遍放緩。不過,5~6月,行業10家“主力軍”仍為銀行理財市場注入了“強心劑”。
證券時報記者從多渠道獲取并匯總的數據顯示,工銀、農銀、中銀、建信、交銀、招銀、興銀、信銀、光大、平安等十大理財公司的合計存續規模,已連續2個月站上了15萬億元大關。雖然業內部分理財公司受多重因素影響,在6月份出現了規模環比下降,但上述10家公司卻整體表現穩健,前幾個月經歷的“贖回潮”等負面影響已基本消退。
規模企穩的同時,銀行理財的“貨架”也有了新變化。證券時報記者跟蹤發現,被市場冠以“另類理財產品”之名的金融衍生品理財產品,也迎來了規模上的增長。繼興銀理財近一年前首發2只產品后,6月中下旬招銀理財也發行了2只產品——招越中證500固定指數增強策略尊享1號、2號理財計劃。
此外,風險偏好較保守的銀行理財投資者,開始接受風險等級更高、資產和策略更豐富的非固收類產品。統計數據顯示,上述10家理財公司(僅以理財子公司口徑計)管理的混合與權益類產品規模已超過9600億元,兩者合計占比約6.4%,較5月末繼續提升。
12:16 | 引投償債、主業擬轉型 *ST交投推進... |
12:11 | 天富龍登陸上交所主板 滌綸短纖維... |
12:09 | 茶百道立秋半日銷量環比漲超340% |
12:05 | 打造國際范 岳陽林紙加速海外“圈... |
11:36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指導意見 貫徹落... |
11:30 | 青海省上半年存貸款總量合理增長 ... |
10:58 | 政策加持低空經濟賦能農村新型交通... |
10:57 | 國內首批數據中心公募REITs 8月8日... |
10:55 | 7月份房企債券融資同比增長超九成 ... |
23:55 | 虛擬電廠“聚沙成塔” 夯實新型電... |
23:55 | 央行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
23:55 | 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