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本月所呈現出的永續債發行規模下降的情況不會成為中長期趨勢
本報記者 呂東
銀行永續債發行經歷了上半年的熱潮后,就在市場各方認為下半年仍將保持穩步增長之時,進入7月份,仿佛被踩了“急剎車”。
7月份以來,僅有一家銀行完成永續債發行,而6月份有高達6家銀行發行永續債。7月份永續債發行規模僅為80億元,不足6月份發行規模的十分之一。
國海證券首席宏觀債券分析師靳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7月份銀行永續債呈現出發行減少的情況,或與現金類理財新規落地有關。按照“新老劃斷”原則,嚴格鎖定現金管理類產品投資的存量銀行永續債、二級資本債,允許持有至到期,但不得再新增投資不合規資產。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對銀行永續債、二級資本債的發行造成些許負面影響。
目前僅一家銀行發行永續債
作為外源性資本補充的重要工具之一,銀行永續債上半年的發行成績單十分亮眼。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永續債持續發力,實現了發債數量和規模雙增長。今年前6個月,共有28家銀行發行32只永續債,相較于去年同期的17只,增幅近一倍。與此同時,銀行永續債發行規模達310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8.15%。
上半年發行永續債的銀行不但數量眾多,類型也多種多樣,涵蓋了國有大行、股份行、地方銀行以及民營銀行等幾乎所有商業銀行類型。由于發債銀行的類型不同,單只永續債的發行規模相差甚大。在上半年發行永續債的28家銀行中,工行、中行、交行、郵儲銀行、中信銀行、民生銀行等6家國有大行及股份行的發行規模均達到百億元量級。地方銀行發行規模多為數十億元,最少的僅為5億元。
截至本周三,7月份僅有恒豐銀行一家完成永續債發行,發行規模只有區區的80億元。6月份全月,共有高達12只銀行永續債落地,發行規模高達1325億元。其中,僅工行一家的永續債發行規模就高達700億元。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熊啟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我國銀行業永續債發行趨勢整體較好,已逐步取代優先股成為銀行補充其他一級資本的重要工具。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擴容后部分中小銀行信用風險抬升,影響了投資者的認購熱情。此外,永續債市場的深度和廣度需要進一步提升,如投資者不足、交易不活躍等。
未來仍是資本補充重要工具
盡管7月份銀行永續債面臨暫時的低潮期,但業內人士指出,從長遠看,銀行補充資本金需求很大,作為可以有效補充銀行其他一級資本的永續債,未來仍將被銀行所青睞。
“銀行永續債每月發行量均會存在一定的波動性,7月份發行規模下降應是偶然現象。”熊啟躍認為,在當前資產溫和擴張、監管要求提升和風險吸收能力亟待增強的背景下,銀行體系資本金需求依然較大,本月所呈現出的永續債發行規模下降的情況不會成為中長期趨勢。
靳毅表示,今年下半年,在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的環境下,部分銀行尤其是發展落后區域的中小銀行,仍會面臨較大的資本補充壓力。從這個角度來看,后續銀行永續債的發行仍會持續,但受需求端配置力量減弱的影響,銀行永續債的發行節奏與強度或會邊際放緩。
12:16 | 引投償債、主業擬轉型 *ST交投推進... |
12:11 | 天富龍登陸上交所主板 滌綸短纖維... |
12:09 | 茶百道立秋半日銷量環比漲超340% |
12:05 | 打造國際范 岳陽林紙加速海外“圈... |
11:36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指導意見 貫徹落... |
11:30 | 青海省上半年存貸款總量合理增長 ... |
10:58 | 政策加持低空經濟賦能農村新型交通... |
10:57 | 國內首批數據中心公募REITs 8月8日... |
10:55 | 7月份房企債券融資同比增長超九成 ... |
23:55 | 虛擬電廠“聚沙成塔” 夯實新型電... |
23:55 | 央行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
23:55 | 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