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何文英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鹽津鋪子董事長張學武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近年來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穩中有進,但仍存在農業現代化短板突出、激勵效應趨弱、農業外部挑戰和沖擊加大等細分領域問題。
針對農業現代化目前存在的短板和問題,張學武提出了五方面的改善建議:
一是加快農業生產要素市場化改革。具體而言,張學武建議可以從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四個方向著手,推進市場化配置“人、地、錢、技”等農業生產要素。
二是改革農業發展激勵機制,對糧食作物直接補貼。張學武認為,要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創新糧食生產經營方式,出實招健全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才能進一步發揮種糧農民以及種糧大縣的生產積極性。
三是鼓勵農業產業化投資,拓展農業增值增效空間。張學武表示,要加大對農村產業的扶持力度,降低農村產業融合成本,推進道路、電網、供水、供氣、物流、環保、信息、應急保障等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基礎設施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健全農村產業融合公共服務體系,培育產業融合社會化服務組織,強化規劃、項目信息、融資、土地、建設運營等綜合服務。同時張學武建議,出臺土地、稅收等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到農村投資興業,帶動農村經濟發展。
四是強化數字賦能,推動農業變革。張學武認為,加快推進農業數字化轉型,一方面要依托數字技術推進農業實體性要素變革,另一方面要依托數字技術構建新的農業生產關系。數字時代的生產力需要數字化的生產關系與之匹配,建議從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方面入手,利用數字技術來革新農業生產關系。
五是發展農村優質教育,讓美麗鄉村更有聚集力。“當前,農村教育資源匱乏,家長陪同孩子進城讀書,導致人口大量外流。”對此,張學武建議,政府加大農村教育投入,高標準建設鄉鎮中、小學校,提高農村教師待遇,吸引優秀師資,用優質教育資源留住農村人口,夯實培育職業農民的基礎。
在上述建議的基礎上,張學武進一步提出,農業科技人才是推動農業農村產業升級,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力量,希望國家能夠從加大農業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繼續加大對農業科技創新人才服務保障力度、加強政府、高校和企業協調培養力度等方面著手為“三農”發展一線培養出更多跨行業、跨領域、跨業態的復合型農業科技創新人才。
(編輯 閆立良)
12:16 | 引投償債、主業擬轉型 *ST交投推進... |
12:11 | 天富龍登陸上交所主板 滌綸短纖維... |
12:09 | 茶百道立秋半日銷量環比漲超340% |
12:05 | 打造國際范 岳陽林紙加速海外“圈... |
11:36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指導意見 貫徹落... |
11:30 | 青海省上半年存貸款總量合理增長 ... |
10:58 | 政策加持低空經濟賦能農村新型交通... |
10:57 | 國內首批數據中心公募REITs 8月8日... |
10:55 | 7月份房企債券融資同比增長超九成 ... |
23:55 | 虛擬電廠“聚沙成塔” 夯實新型電... |
23:55 | 央行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
23:55 | 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