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江聃
1月6日,中央企業新能源智慧運維服務合作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京舉行。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翁杰明出席活動并講話。翁杰明表示,推動央企新能源產業發展要成為“重頭戲”,形成“一盤棋”,探索新模式,強化產業鏈。據悉,2023年國資委將組織開展中央企業新能源產業對標評估,幫助企業找準短板和弱項,進一步提高運營管理水平和效率效益。
活動現場,中國華能分別與中國海油、中國建材、中國船舶等13家中央企業簽約。證券時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此次簽約,華能新能源智慧運維平臺將主要通過資源共享、業務協同、在線服務、管理提升等多種途徑開展智慧運維服務合作。
翁杰明指出,這標志著中央企業新能源專業化整合從單個協調向整體推動轉變,新能源管理從分散式向精益化轉變,新能源運營從單兵突進向共享共贏轉變,新能源發展從規模擴張向專業化、集約化轉變,對于更大范圍優化資源配置、提升企業效率效益和核心競爭力、促進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對于下一步工作,翁杰明強調,推動央企新能源產業發展要成為“重頭戲”。有關央企要科學謀劃今年和未來一段時期新能源業務發展目標方向、重點任務、路徑措施和工作節奏,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切實發揮產業引領作用。
同時,推動央企新能源產業發展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盤棋”。有關中央企業要綜合考慮項目所在區域、投資收益和資產質量,有序開展新能源投資運營,在新能源數智轉型、專業運作、協同發展等方面加強合作,有效避免“一哄而上”、過度競爭。
“推進新能源智慧運維專業化服務合作是要通過強化資源的協同共享和智慧服務促進相關中央企業的合作共贏,探索專業化運營的新路徑、新模式。”翁杰明說,近年來,約半數中央企業進入新能源領域。未來新能源業務將逐步向新能源主業企業和優勢企業集中,對于專業運作水平高、集約化管理能力強、經營效益好的項目可以獨立運行。對于偏離主業、運營成本較高、缺乏管理能力的項目應通過共享服務、委托代管、重組整合等方式開展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專業化運營與合作。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新能源裝機規模已達7.6億千瓦、穩居全球首位,發電量占比穩步提升。
翁杰明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快新能源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著力補強產業鏈薄弱環節,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過程中鍛造新的產業競爭優勢。有關企業推動央企新能源產業發展要強化產業鏈,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點圍繞儲能、先進輸電技術、大型能源基地多能互補等制約新能源消納的關鍵領域開展技術創新和攻關。要重點布局新能源高端裝備產業,大力發展大功率海上風電、高效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裝備和新能源汽車等應用終端體系,推動新能源產業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13:47 | 多措并舉降本增效 煌上煌上半年扣... |
13:46 | 漲停!腦機接口概念持續走高 |
13:45 | 賽百味中國第1000家門店暨“超級潛... |
13:41 | 長江產業集團成為長江證券第一大股... |
12:16 | 引投償債、主業擬轉型 *ST交投推進... |
12:11 | 天富龍登陸上交所主板 滌綸短纖維... |
12:09 | 茶百道立秋半日銷量環比漲超340% |
12:05 | 打造國際范 岳陽林紙加速海外“圈... |
11:36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指導意見 貫徹落... |
11:30 | 青海省上半年存貸款總量合理增長 ... |
10:58 | 政策加持低空經濟賦能農村新型交通... |
10:57 | 國內首批數據中心公募REITs 8月8日...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