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近期,國際農產品價格出現明顯波動。
據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數據顯示,截至2月15日16時30分,芝加哥市場小麥期貨主力合約報7.905美元/蒲式耳,玉米期貨主力合約報6.5美元/蒲式耳。事實上,不只是小麥和玉米,大豆、稻谷、燕麥、豆油等國際農產品期貨價格均進入了快速上漲軌道。
從相關統計數據來看,2021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達68285萬噸,同比增長2.0%。在糧食總產量創下新高的同時,我國的糧食進口量也創下了新高。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中國進口糧食16453.9萬噸,同比增長18.1%,相當于我國糧食總產量的24%。其中,小麥進口977萬噸,同比增長16.6%;玉米進口2835萬噸,同比增長152.2%;大豆進口9652萬噸,雖同比減少3.8%,但仍占進口總量的58.6%。
隨著國際農產品價格的持續上漲,去年我國進口的小麥、玉米等谷物和谷物粉的進口金額均同比大幅上漲。其中,玉米進口金額同比漲幅最大,達203.1%。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春頂表示,大宗農產品是CPI指數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如果國際大宗農產品價格仍持續上升,勢必會導致國內農產品價格跟漲,而國內大宗農產品價格上漲也將造成輸入性通脹以及CPI的同步增長。整體上看,國際大宗農產品價格上漲給中國未來的糧食進口及糧食安全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和風險,或將加劇輸入型通脹風險,預計2022年上半年國際大宗農產品價格將繼續保持較高水平。而下半年隨著夏糧豐收,全球糧食供應增加,預計全球大宗農產品價格將呈下降趨勢。
我國作為糧食消費大國,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對國際農產品價格的上漲趨勢及國內糧食需求結構的變化,無論是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還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強調要把握、保障好初級產品供給保障,真正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確保豬肉、蔬菜等農副產品供給安全。
與此同時,剛剛結束的全國春季農業生產暨加強冬小麥田間管理工作會議亦強調,要加大農業生產扶持力度,保障農資生產供應、穩定農資價格,加強農業技術指導,保證春耕備播順利開展。要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統籌肉蛋菜等“菜籃子”產品生產,加強耕地保護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確保全年糧食產量繼續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確保糧食安全。
鄉村振興建設委副秘書長袁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價格是重要的經濟杠桿,隨著國際市場一體化和貿易全球化進程影響,國際農產品價格與國內市場的關聯性逐步增強。國際農產品價格的波動不僅會引起國內農產品的價格聯動,而且也將通過一系列直接或間接的傳導機制,對我國整體的宏遠經濟運行產生全面聯動效應。為避免中長期國際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對國內消費、生產、價格、就業、進出口等各方面造成不利影響,應重點保障糧價穩定和糧食、食品供應。
李春頂建議,2022年中國糧食安全工作應聚焦于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擴大大豆和油料生產,落實耕地保護制度,抑制耕地“非糧化”。同時,要推進種業振興行動,提高農業生產率,增加產量。還要構建扶持政策體系,保證農民種糧積極性,壓實地方糧食生產責任,擴大糧食產量。
從各地“自選”動作來看,黑龍江省近日提出,今年全省大豆種植面積將新增1000萬畝以上,新增大豆產量26億斤。目前,擴種大豆面積已分解落實到市、縣、鄉。再比如,內蒙古自治區針對350萬畝清種大豆擴種任務,提出要擴大大豆玉米生產者補貼差額,重點引導第四、第五積溫帶玉米改種大豆,再增加大豆種植110萬畝。重慶市則在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的同時,不斷調優糧油品種結構,市級組織19個技術指導組,繼續開展“春耕服務100天”行動以及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等,帶動全市化肥減量增效,提升糧油品質。
此外,近日農業農村部在山東省舉辦了2022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范暨冬小麥“科技壯苗”和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服務活動,啟動專家技術服務和專項培訓行動。在“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上,專家現場指導冬小麥“促弱轉壯”技術措施,開展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展示培訓和農機作業演示。
12:16 | 引投償債、主業擬轉型 *ST交投推進... |
12:11 | 天富龍登陸上交所主板 滌綸短纖維... |
12:09 | 茶百道立秋半日銷量環比漲超340% |
12:05 | 打造國際范 岳陽林紙加速海外“圈... |
11:36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指導意見 貫徹落... |
11:30 | 青海省上半年存貸款總量合理增長 ... |
10:58 | 政策加持低空經濟賦能農村新型交通... |
10:57 | 國內首批數據中心公募REITs 8月8日... |
10:55 | 7月份房企債券融資同比增長超九成 ... |
23:55 | 虛擬電廠“聚沙成塔” 夯實新型電... |
23:55 | 央行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
23:55 | 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