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培訓機構迎來整治風暴。6月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披露了15家培訓機構的處罰情況,罰款達到3650萬元,均是頂格處罰、從重處罰。與此同時,上海、廣東市場監管局等紛紛披露多家培訓機構的違法行為。
“出了校園門,就進輔導班”,已是不少中小學子的生活寫照。“海淀媽媽”、“雞娃”等詞匯則成為當代家長們的新標簽。家長對課外培訓的熱衷,某種程度上類似“劇場效應”,劇場里只要有一位觀眾站起來,其他觀眾為了看得更清楚也會站起來。為了孩子能獲取一定的競爭優勢,這是大部分家長選擇校外培訓的主要原因。
但在記者看來,亂序發展的校外培訓機構是勾起“劇場效應”的重要誘因。自2020年以來,由于疫情影響,線下培訓機構經營受到直接沖擊,為了在激烈競爭中爭得席位,不少機構把精力集中在招生營銷上。
這也與教育培訓行業天然“客戶先付錢,后交付課程”的預收款特點有關,校外培訓機構易陷入短視,因此普遍重招生,輕師資,忽視需要長期投入的教師資源建設。
為了招攬生源,培訓機構各種營銷“套路”層出不窮,甚至部分手段已經違法了國家反不正當競爭法。從監管層的最新處罰來看,“虛構、夸大、誘導”是校外培訓機構違法行為的重災區。無論是虛構教師資質、虛構課程價格,還是夸大培訓效果、夸大機構實力等,可以看到,這些違法現象幾乎都出現在招生環節。
而各種營銷套路中,通過夸大培訓效果,虛構家長焦慮情緒的引流方式,相對隱秘,且日益流行,如被監管通報的某英語APP中,出現類似“70%的中國家長都在頭疼孩子的英語學習”的宣傳話術。此類營銷在迎合家長焦慮情緒的同時,又進一步制造了焦慮情緒。
此外,因為疫情的影響,線上教育培訓機構順勢發展,資本潮涌,并在綜藝、影視等互聯網端大量投放廣告,這也是近年大眾感到校外培訓商業氛圍越來越濃厚的原因。即便是合法合規,但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仍一定程度上裹挾了家長。
校外培訓亂象并不是新問題,整肅行業風貌非一時之功。但此輪監管重拳整頓,培訓機構集中的北上廣深地區,監管層幾乎集體出動,力度前所未有,極具震懾力。可以預見,在落實國家“雙減負”的政策背景下,未來對校外培訓機構的強監管將成為常態化趨勢。
已有部分機構迅速表示接受監管處罰,將全面整改。一方面,利好運營規范的培訓機構,他們在行業整合過程中將更具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對廣大家長和學生來說是實質利好,過濾掉虛假、夸張的宣傳套路后,大大降低了盲目選擇培訓機構的成本。對他們來說,比起報名費,更大的浪費是把時間浪費在低劣的培訓上。
10:58 | 政策加持低空經濟賦能農村新型交通... |
10:57 | 國內首批數據中心公募REITs 8月8日... |
10:55 | 7月份房企債券融資同比增長超九成 ... |
23:55 | 虛擬電廠“聚沙成塔” 夯實新型電... |
23:55 | 央行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
23:55 | 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 |
23:55 | 兩融余額重返2萬億元傳遞出三大積... |
23:55 | 多地部署下半年地產工作:力推樓市... |
23:55 | 標普報告體現對中國經濟向好前景信... |
23:55 | 多地發放新一輪消費券 乘數效應點... |
23:55 | 央行連續9個月擴大黃金儲備 專家表... |
23:55 | 7月份中國倉儲指數為50.1% 連續9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