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爭奪項目,本質上就是爭奪人才。
證券時報記者近期聽到投資人的這樣一句話,某大企業的二號人物如果出來創業,無論他做啥,我們都投!這和投資人爭奪教授級、科學家項目如出一轍,當下資本對頂尖人才的渴望和信任可見一斑。
投資從來都是投大概率事件,這個定律放在如今的硬科技投資中尤為明顯,高學術背景和創業成功大體呈正相關。在過去的商業模式創新中,商業運營能力在成敗中往往占比很高,但在如今的技術創新領域,擁有技術能力和產業背景的人才,更容易勝出。
而擁有這些能力的人才,要么來自“大廠”,要么來自海外內科研院所,要么來自海內外各大高校。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何許多投資機構開始將觸角延伸至各大科研院所,與他們合作,對項目進行孵化成熟之后再出手投資。而為了投中這些優質的硬科技項目,投資機構的投資人才也開始“升級”,博士學歷幾乎成了最基本的要求,有產業和大廠從業經驗的優先。
很顯然,越來越多的精英創業者,不僅揣著技術和資源,甚至自帶“光環”和強大的資本儲備踏進創業之路,相比普通創業者,可謂贏在了“起跑線”。
創業者精英化趨勢明顯,正是當下我國產業升級,以及舉全國之力提升我國科技實力的真實寫照。可以預見,隨著純互聯網和消費市場的日趨飽和,未來最大的創業機會會聚集在科技創新領域,而整個國家的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也將會在科技賦能之下完成。
而資本對于這一大方向的轉變,基本也是投“贊同票”的。當前的二級市場前十大市值公司已經出現了寧德時代這樣一家科技公司,其總市值更是早已突破萬億,放眼港股、美股市場,A股市場也將有相似的發展路徑,科技含量必將越來越大。
從海內外高學歷人才相繼投身到國內的硬科技創業浪潮中也可以看出,大家對中國產業升級所釋放出來的市場機會和空間、對中國扶持科技創新發展的決心,心懷憧憬和信任,而這恰恰是推動中國科技實力更上一層樓的最堅實的基礎和最強大的動力。
10:58 | 政策加持低空經濟賦能農村新型交通... |
10:57 | 國內首批數據中心公募REITs 8月8日... |
10:55 | 7月份房企債券融資同比增長超九成 ... |
23:55 | 虛擬電廠“聚沙成塔” 夯實新型電... |
23:55 | 央行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
23:55 | 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 |
23:55 | 兩融余額重返2萬億元傳遞出三大積... |
23:55 | 多地部署下半年地產工作:力推樓市... |
23:55 | 標普報告體現對中國經濟向好前景信... |
23:55 | 多地發放新一輪消費券 乘數效應點... |
23:55 | 央行連續9個月擴大黃金儲備 專家表... |
23:55 | 7月份中國倉儲指數為50.1% 連續9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