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遠
豫園股份擬回購股數上限不超過2000萬股,下限不低于1000萬股,回購價格不超過8.30元/股;陽谷華泰首次通過股份回購專用證券賬戶回購161萬股,支付總金額為1134萬元,回購的股份將用于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葛洲壩控股股東葛洲壩集團擬未來6個月內增持,增持數量不低于公司已發行股份的0.5%,不超過公司已發行股份的2%。
最近幾天,多家上市公司及公司大股東、董監高積極出手,通過回購、增持等實際行動維穩股價。至于回購或增持的原因,均是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和股票價值的判斷。
與此同時,“兜底式增持”再次出現。比如,海蘭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申萬秋倡議公司及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全體員工積極買入公司股票,并作出了相關承諾。
更有上市公司高管在公司發布擬增持公告后,開始火速增持。比如航錦科技,在2月6日發布公告稱,截至2020年2月5日,公司董事長蔡衛東已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交易累計增持3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046%,累計增持金額達到786.17萬元,并表示蔡衛東將按照原定的增持計劃,繼續增持公司股份,而該公司在2月3日剛剛公布擬增持計劃。
筆者認為,上市公司、大股東、高管拿出真金白銀進行回購、增持,此舉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維護公司股價穩定和股東利益。同時,也彰顯了他們切實履行社會責任,與投資者一起同舟共濟。
為何回購、增持在這幾天頻頻出現?筆者認為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
首先,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或高管對上市公司實際經營情況最為了解,積極回購、增持,在一定程度上向市場傳遞了公司股價被低估、未來有望走強的積極信號。
其次,從時間點來看,雖然有疫情的影響,但還有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是,上市公司的2019年年報發布在即。筆者認為,在年報披露窗口期到來之前,上市公司、公司高管和大股東積極回購和增持自家股票,也在某種程度上向市場和投資者傳遞出一種積極的信號:對公司基本面預期較為樂觀。
第三,上市公司回購、上市公司高管大股東增持,也是基于對中國經濟的看好。而業界對此的一致觀點是,雖然受疫情影響,初期可能會對經濟產生較大影響,但隨后的二季度及下半年經濟復蘇可能會更迅速。撥云見日,經濟基本面的有利因素并未改變。
這一點,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日前也有明確表態: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是階段性、暫時性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現階段我國經濟實力、物質基礎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明顯增強,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有能力有信心把影響降到最低。
當然,在看到上市公司積極回購,上市公司高管和大股東積極增持的同時,也要注意一個現象,就是他們是真的拿出真金白銀進行回購和增持,還是將回購和增持計劃淪為“空頭支票”。因為從以往的情況來看,不乏一些“忽悠式回購”或“忽悠式增持”行為的存在。
我們希望看到,越來越多有條件的上市公司,能夠積極加入回購和增持的隊伍。
10:58 | 政策加持低空經濟賦能農村新型交通... |
10:57 | 國內首批數據中心公募REITs 8月8日... |
10:55 | 7月份房企債券融資同比增長超九成 ... |
23:55 | 虛擬電廠“聚沙成塔” 夯實新型電... |
23:55 | 央行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
23:55 | 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 |
23:55 | 兩融余額重返2萬億元傳遞出三大積... |
23:55 | 多地部署下半年地產工作:力推樓市... |
23:55 | 標普報告體現對中國經濟向好前景信... |
23:55 | 多地發放新一輪消費券 乘數效應點... |
23:55 | 央行連續9個月擴大黃金儲備 專家表... |
23:55 | 7月份中國倉儲指數為50.1% 連續9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