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險和養老保險是今年兩會不少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記者綜合他們的建議發現,大家都把解決康養保險的普惠性問題放在了首要位置。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大學教授張琳表示,我國現有的補充醫療保險包含居民大病保險、城鎮職工大病保險和公務員補充醫療保險,但從目前來看,尚不能完全滿足人民群眾對保障的預期。為此,應建立覆蓋全社會的普惠型補充醫療保險機制。
張琳建議,在運作模式上,政府應深度參與,鼓勵職工使用醫??ㄙ徺I補充醫療保險,拓展覆蓋人群;通過招投標確定承辦和經辦機構,明確保本微利的經營原則;投保條件應不限年齡和既往病史,以降低保費做到普惠。“要實現社會保障的可持續增長,單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夠的,商社融合是系統集成、協同發展的可行方向。”
作為普惠性補充醫療保險的試水產品,“惠民保”去年迅速走紅。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表示,“惠民保”作為一種新業態的醫療保險,是適應當前我國醫療保障體系發展需要的新探索,保費低廉、核保寬松,大大提高了產品的普惠性。但發展中亦暴露出定位不清晰、參保率不高、逆選擇風險較大等問題,需進行規范。
周延禮提出三點建議:加強頂層設計,給“惠民保”定性定位,設定共保保險機構遴選規則,政府參與保險機構入圍相關指導工作,擴大覆蓋范圍,減低銷售成本,進一步實現讓利于民;建議醫保大數據為“惠民保”項目提供支撐;建議保險公司克服短期行為,在精細化道路上做深做實,可從特定病種出發進行保障方案設計,對特定病種提高醫療待遇、增加藥品目錄和診療項目清單,切實減輕大病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提高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太保壽險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周燕芳同樣關注“惠民保”的發展。她表示,從落地情況看,目前“惠民保”發展面臨著普惠性和公平性有待改善、發展可持續未引起足夠重視等兩大難題。
她建議,應明確業務定位,從政府定制轉變為市場化運作;形成“惠民保”可持續發展的制度支撐,出臺相關文件規范“惠民保”業務的開展,推進醫保與商保的數據共享,為科學定價形成數據支撐;配合區域一體化及醫療保險統籌層次的提高,探索區域型惠民類補充醫療保險產品和服務。
10:58 | 政策加持低空經濟賦能農村新型交通... |
10:57 | 國內首批數據中心公募REITs 8月8日... |
10:55 | 7月份房企債券融資同比增長超九成 ... |
23:55 | 虛擬電廠“聚沙成塔” 夯實新型電... |
23:55 | 央行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
23:55 | 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 |
23:55 | 兩融余額重返2萬億元傳遞出三大積... |
23:55 | 多地部署下半年地產工作:力推樓市... |
23:55 | 標普報告體現對中國經濟向好前景信... |
23:55 | 多地發放新一輪消費券 乘數效應點... |
23:55 | 央行連續9個月擴大黃金儲備 專家表... |
23:55 | 7月份中國倉儲指數為50.1% 連續9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