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兩市有11家公司財報被出具了非標意見,包括無法表示意見、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和保留意見。查閱這11家公司的財報狀況可知,因訴訟引起的財務爭議、無法獲得部分審計材料、持續經營能力存疑是構成這些公司年報被非標的主要原因。
透鏡公司創始人況玉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被非標的上市公司財務風險比較大,審計機構認為有問題或不確定的事項會出具相應的非標準意見提示風險,這也是其轉嫁自身風險的一種方式。
有公司內部控制一團亂麻
在這11家被非標的上市公司中,有一些公司只是某些會計科目或細節被審計機構重點標注并提示風險,但也有一些上市公司的狀況,讓審計機構直接“無語”。
例如,*ST長動的審計機構認為,公司人員嚴重流失,業務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因債務逾期等事項,公司涉及多起訴訟,部分銀行賬戶以及部分子公司股權被司法凍結;公司管理層計劃采取措施改善公司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但公司的持續經營仍存在重大的不確定性。“我們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判斷公司在持續經營假設的基礎上編制財務報表是否恰當;我們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確認訴訟事項對公司財務報表可能產生的影響;我們無法確認公司財務報表與上述函證相關報表項目列報的準確性。”審計機構稱。
和*ST長動相似的還有*ST中新,在關聯方資金占用的問題上,審計機構未能獲取充分證據證明相關金額的準確性、完整性和真實性。而且,內部控制的重大缺陷致使公司無法提供多項重要財務資料,審計機構也未能實施有效的函證及檢查等必要的審計程序以判斷相關的財務報表項目是否存在重大錯報的風險,該等財務報表項目涵蓋了資產負債表、利潤表,主要包括應收賬款、預付款項、其他應收款、固定資產、應付賬款、信用減值損失、資產減值損失等,其對財務報表的影響重大且具有廣泛性。“截至財務報表批準報出日,我們無法取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判斷相關財務報表項目是否存在重大錯報,亦無法確定是否有必要做出調整或提出調整建議,以及無法確定應調整的金額。”審計機構稱。
由于持續經營能力受質疑,年報發布之后,也有公司隨即提醒投資者,公司當前有終止上市的風險。
中介機構責任被壓實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年報被非標的上市公司,除了本身的財務風險之外,投資者也會關注中介機構的盡責情況。在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加大了對中介機構盡責情況的監管力度,也有中介機構因此承擔了較大的法律責任,在這種背景下,為規避自身的業務風險,審計機構在一些會計科目上更“較真”的現象也有可能出現。
當前,無論是監管部門還是司法機關,對于審計機構的責任認定和處罰力度均大幅上升,在越來越大的執業風險面前,審計機構會采取一些措施將自己和風險進行隔離。“理論上看,如果審計機構已經在非標意見中強調了某些問題,相當于在這些領域對自己做了‘免責條款’,但如果最終公司爆雷,審計機構能否完全撇清責任,要看具體情況。”況玉清說。
“壓實各方的責任,讓第三方機構‘看門人’發揮應有的作用是一件好事,對于保護投資者有切實的作用。”此外,有一些上市公司被非標之后,觸發了退市的風險,對此,王智斌介紹,“退市并不意味著相關責任的免除,如果公司此前已有違規行為,即使退市,投資者依舊可以依法向公司及相關責任主體追責。”
(編輯 白寶玉)
10:58 | 政策加持低空經濟賦能農村新型交通... |
10:57 | 國內首批數據中心公募REITs 8月8日... |
10:55 | 7月份房企債券融資同比增長超九成 ... |
23:55 | 虛擬電廠“聚沙成塔” 夯實新型電... |
23:55 | 央行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
23:55 | 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 |
23:55 | 兩融余額重返2萬億元傳遞出三大積... |
23:55 | 多地部署下半年地產工作:力推樓市... |
23:55 | 標普報告體現對中國經濟向好前景信... |
23:55 | 多地發放新一輪消費券 乘數效應點... |
23:55 | 央行連續9個月擴大黃金儲備 專家表... |
23:55 | 7月份中國倉儲指數為50.1% 連續9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