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在12月7日舉行的“2023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文紅表示,北京發展財富管理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對此,李文紅從五方面加以闡述:一是財富管理需求旺盛。北京是全國的資金匯集地,金融資產總量超200萬億元,約占全國的一半;截至2022年末,在京各類資管機構資產管理規模超36萬億元,占全國的26%,擁有千萬元凈資產的“高凈值家庭”居全國第一。
二是行業發展生態完善。北京匯集了門類齊全、經營活躍的各類資管機構,擁有金融產品發行交易和登記結算托管等各類基礎設施服務平臺,全國1/4的銀行理財子公司、近一半的保險資管機構、1/4的公募基金均設在北京。
三是資本市場體系不斷健全。北京證券交易所開市兩年來運行平穩,上市公司數量達到開市時近3倍,市場活力逐步釋放,近期中國證監會發布了高質量建設北交所的19條意見,推動北交所穩定發展和改革創新。全市境內外上市公司突破800家,直接融資規模保持全國第一,基礎設施公募REITs規模全國居首。
四是改革開放試點政策集成。金融領域“兩區”建設深入推進,北京深化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建設2.0方案獲批,一批標志性金融機構和改革開放成果落地,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首個國家級金融改革試驗區——中關村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獲國務院批準,北京綠交所獲批建設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中心。
五是營商環境包容開放。證券、基金、期貨國際執業資格認可全部落地,高端境外人才從業便利度顯著提升。依托“服務包”機制,為在京金融機構提供精準高效的服務保障。率先在全國建立PE/VC被投企業服務機制,進一步提高機構在京投資回報和成功率。
近期,中央金融管理部門明確表示,中國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行業將進入發展“黃金期”。對此,李文紅表示,下一步,將堅持國家金融管理中心定位,以財富管理等為發力點,持續深化金融改革開放,以首善標準推動首都金融業高質量發展。
(編輯 何帆)
10:58 | 政策加持低空經濟賦能農村新型交通... |
10:57 | 國內首批數據中心公募REITs 8月8日... |
10:55 | 7月份房企債券融資同比增長超九成 ... |
23:55 | 虛擬電廠“聚沙成塔” 夯實新型電... |
23:55 | 央行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
23:55 | 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 |
23:55 | 兩融余額重返2萬億元傳遞出三大積... |
23:55 | 多地部署下半年地產工作:力推樓市... |
23:55 | 標普報告體現對中國經濟向好前景信... |
23:55 | 多地發放新一輪消費券 乘數效應點... |
23:55 | 央行連續9個月擴大黃金儲備 專家表... |
23:55 | 7月份中國倉儲指數為50.1% 連續9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