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俊毅
近來信托公司的小股東退出情況頻現。
日前,北京宏達信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持有的北京國際信托1.64%股份在阿里司法拍賣網公開拍賣,起拍價2.25億元,但最終卻因無人出價而流拍。
某信托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在目前行業經營業績承壓的背景下,這種被動進行股權轉讓拍賣的,在現在的市場環境相對較難成交。”
記者注意到,除了被動轉讓股權外,也有不少小股東擬主動出清自己所持有的信托股權。“信托公司的收入利潤等表現都不太好,所以近期有不少小股東在轉讓股權。但少數會接受股權轉讓的機構都是財務投資者,一般都要看行業預期,若行業前景不好則很難吸引投資者。”用益信托研究員喻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近三個月已有多家信托公司的小股東擬轉讓股權。比如,10月中旬,北京產權交易所網站顯示,攀鋼集團成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擬公開轉讓其持有的中鐵信托0.826%股權,轉讓底價10832.15萬元。9月30日,北京產權交易所網站顯示,寶雞石油鋼管有限責任公司以底價1190萬元掛牌轉讓西部信托有限公司0.18%股權。8月29日,在北京產權交易所,中海石油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底價2.65億元,轉讓所持有的北方國際信托全部3889.20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3.89%。
對于多家信托公司小股東意欲股權退出的原因,用益信托資深研究員帥國讓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是當前國內信托業正處于深度轉型期,風險項目仍然在出清中,不少信托公司經營業績下滑顯著,信托業已今非昔比,可能不符合公司戰略投資;二是與小股東戰略調整有關,通過優化調整資本布局,更加聚焦主業;三是在信托公司具體事務方面,小股東話語權相對較弱,無法參與更加深入的經營。
多數業內人士認為,此類股權調整對部分信托公司的影響有限。從中長期看,小股東的出清,會加大大股東的股權權重及話語權,有助于增強抵御風險的實力。通過股權調整可以回籠資金并將資金投入主業,也可以引入其他優質戰略投資者的支持,給信托公司帶來新活力。
帥國讓表示,伴隨著信托業務細分發展的進一步深化,股權轉讓的趨勢可能還會持續。由于各家信托公司的股東背景、資源稟賦及戰略布局不同,可能會造成不同公司轉型成效的差異化。預計未來行業間的分化可能會愈加顯著,市場出清是行業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有利于信托業未來長久健康發展。
17:21 | 上海銀行聯合螞蟻數科打造“金融行... |
17:19 | 倍輕松Breo亮相樟宜機場COMPASS峰... |
17:12 | MSCI全球小型股指數調整在即 映恩... |
17:11 | AI+情緒價值雙引擎 歐定品牌打開“... |
17:04 | 常熟銀行上半年營收利潤“雙位數”... |
17:01 | 《瑪麗和麥克斯》虛擬角色上線 Sou... |
17:00 | 禾盛新材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58.3... |
16:47 | 中上協發布2025年上市公司現金分紅... |
16:23 | 遠景完成全球首單綠色保函銀團項目... |
16:13 | 盛美上海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35.83%... |
15:46 | 晶豐明源上半年營收7.31億元 主營... |
15:31 | 美麗田園業績預告出“烏龍” 凈利...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