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丁可 熊菲
近日,國壽員工實名舉報領導造假上熱搜后,壽險公司代理人渠道被推上風口浪尖。隨后,相繼有自稱國壽漳州支公司員工爆料因未配合做虛假保費被強制解約,以及平安果戈里支公司前員工爆料公司經理存在以傳銷形式發(fā)展團隊問題。
爆料內容真實性尚未有定論,但其中折射的壽險保費收入增長重壓之下的基層亂象問題值得深思。
有保險業(yè)內人士感慨,舉報中所說的高管為完成業(yè)績造假的情況,其實并非個案,在保險行業(yè)極其普遍,區(qū)別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是,多數保險業(yè)人員特別是中高層管理人員為何對此視而不見?
究其根源,還是保險公司以短期利益為先而非客戶利益為重。保險公司為了自身所謂的發(fā)展,為了達成業(yè)務增長目標,包括保費、增員任務,從上到下層層提要求,考核重壓和利益驅動之下,員工自保件、虛列費用、銷售誤導等基層畸形展業(yè)行為屢見不鮮。
這并不利于保險業(yè)的長期發(fā)展。對于保險公司而言,這些非常規(guī)簽的保單往往繼續(xù)率較差,保險公司需要長期以高費用投入換取保費增長,而增長是不穩(wěn)定的;同時,基層亂象迭出,管控難度加大,往往還涉及客戶,若處理不當,易出現風險事件。對保險客戶而言,這種模式也會最終影響其權益。
有利益被侵害的一位中字頭險企老客戶曾對記者表示,“就是看中了中字頭的保險公司品牌,沒想到這個品牌并不可靠,再也不會相信這家公司。”他的遭遇是被投了新保單,而就因在基層支公司默許下業(yè)務員的這次違規(guī)操作,讓這家中字頭險企失去了一位十幾年老客戶的信任。
保險的口碑是靠口口相傳建立的,一位客戶差評產生的影響不止于一個客戶。對差評的漠視,長此以往,保險公司失去的將是公司的品牌,保險業(yè)失去的將是發(fā)展的根基。
2025陸家嘴論壇6月18日正式啟幕……[詳情]
17:21 | 上海銀行聯合螞蟻數科打造“金融行... |
17:19 | 倍輕松Breo亮相樟宜機場COMPASS峰... |
17:12 | MSCI全球小型股指數調整在即 映恩... |
17:11 | AI+情緒價值雙引擎 歐定品牌打開“... |
17:04 | 常熟銀行上半年營收利潤“雙位數”... |
17:01 | 《瑪麗和麥克斯》虛擬角色上線 Sou... |
17:00 | 禾盛新材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58.3... |
16:47 | 中上協發(fā)布2025年上市公司現金分紅... |
16:23 | 遠景完成全球首單綠色保函銀團項目... |
16:13 | 盛美上海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35.83%... |
15:46 | 晶豐明源上半年營收7.31億元 主營... |
15:31 | 美麗田園業(yè)績預告出“烏龍” 凈利...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