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何文英
4月7日,血糖儀龍頭企業三諾生物發布2022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14億元,同比增長19.5%;實現凈利潤4.31億元,同比增幅達到300.56%。
對于這份年度答卷,三諾生物董秘黃安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公司以血糖監測產品為核心的慢性病快速檢測業務繼續呈現穩步增長態勢,在保持第一曲線業務持續成長的同時,公司協同海外子公司推動糖尿病管理專家的數智化轉型,努力培育第二曲線。公司圍繞全球領先的糖尿病數字管理專家戰略和全年經營計劃,有序開展各項工作,推動了公司的穩健增長和長遠發展。”
國內外市場同步推進
年報顯示,去年三諾生物在國內實現營收22.29億元,在高基數背景下仍同比增長了18.94%;在美國地區實現營收3.57億元,同比增長26.38%;其他地區合計實現營收2.27億元,同比增長11.04%。
國內市場方面,三諾生物從零售市場、臨床市場、基層醫療三大方面持續鞏固血糖儀市場份額。公司通過積極開展各類品牌推廣活動、加大醫院渠道覆蓋以及向基層醫療機構拓展iPOCT(信息化即時檢測)業務等全方位提升公司產品的美譽度和市場占有率。
國際市場方面,公司持續開拓全球新興市場、深化精耕模式。在東南亞和南亞市場,先后組建了本地化團隊,推進重點國家本地化運營戰略。跨境電商業務已同時在eBay、Amazon等多個第三方國際平臺開設店鋪,業務覆蓋德國、法國、意大利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歐洲、北美、東南亞等地區擁有了合作海外倉。
對于今年公司的國內外業務規劃,黃安國表示:“整體上,公司仍將夯實血糖業務,同時開拓新業務,包括基層醫療的iPOCT業務穩定推進,使海外電商在規模增長的同時貢獻利潤,零售渠道規模穩定發展的同時提升毛利率利潤率,醫院渠道則通過集中采購提升市場份額。”
新產品有望成業績新增長極
3月12日三諾生物正式發布了新產品CGM(連續血糖監測儀),該產品也有望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極。
據了解,CGM通過植入傳感器無須像BGM(血糖監測儀)一樣指尖取血便能實時讀取患者的血糖值,從而實現血糖的實時監測,因此CGM產品較好地解決了當前BGM產品會給糖尿病患者帶來皮肉創傷的痛點。
黃安國表示:“目前CGM已經在進行用戶試用與反饋修正,總體反饋效果較好,今年公司也將積極挖掘CGM用戶。產能方面,公司CGM半自動化生產線已經建成,預計可以達到200萬套的年產能,未來全自動化生產線建成后生產能力會更強。”
此外,三諾生物海外子公司Trividia也將為其CGM產品銷售提供本土化優勢。“CGM全球市場空間大約80億美元,其中美國市場空間就達30億美元,今年海外市場我們的規劃是保持BGM穩定增長的同時,積極推動CGM在美國的注冊,希望以國際化布局的先發優勢開拓新的市場。”黃安國說。
一位券商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也對三諾生物CGM未來的表現給予了較高期望。他認為,“公司的CGM產品有望依托BGM渠道實現快速放量,公司深耕血糖監測領域,可借助傳統血糖儀渠道和用戶群體優勢,加速推進CGM產品商業化,CGM也有望成為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
持續擴大國內外BGM市場份額的同時,積極挖掘CGM用戶的潛力市場,三諾生物的成長空間似乎也得到了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認可。年報顯示,由葛蘭出任基金經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在三諾生物十大流通股股東中榜上有名,截至報告期末,該基金持股581萬股。
00:07 | 從“能動”到“智能” 中國機器人... |
00:07 | ?證監會嚴查*ST高鴻財務造假:擬... |
00:07 | 加速構建腦機接口“熱帶雨林式”創... |
00:07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指導意見 貫徹落... |
00:07 | 北京樓市新政出爐——符合條件家庭... |
00:07 | 從快遞中感受中國經濟的穩與進 |
00:07 | 首發經濟發展勢頭強勁 持續引燃消... |
00:07 | 重拳出擊肅清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亂象 |
23:57 | 費率低至0.1折 中小銀行代銷基金再... |
23:57 | 險資持續掃貨銀行H股 高股息資產配... |
23:57 | “百億私募陣營”成員微調 量化機... |
23:57 | 機構調研券商 聚焦財富管理轉型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