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傅蘇穎
近日,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透露,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正在制定過程中,很快會出臺實施。對此,厚生智庫研究員趙亞赟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央對粵港澳大灣區十分重視,估計基本規劃和相關政策很快出臺實施。預計內地和一些國際企業、資金會大量涌入。特別是金融機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會加速,大灣區一些“獨角獸”公司上市也會提速。有了好的政策,投資者和創業者心里有底,估計年內會有大量創新項目落地。
趙亞赟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絕不能簡單視為大城市的組合,珠三角有大量的創新企業分布在各個縣、鎮、鄉等行政區,大灣區是要推動整個珠三角的發展,并輻射周圍地區。珠三角很多鄉鎮縣市的制造業已經完成了技術升級換代,發展前景非常不錯。資本的嗅覺非常靈敏,可以預見這些企業會得到國內外資本的支持,近幾年內涌現出“獨角獸”企業。
在趙亞赟看來,粵港澳大灣區不缺錢也不缺項目,我國香港是世界著名的金融市場,深圳是世界重要的創新產業基地,最重要的是如何以創新的金融業態支撐創新產品,并為全國其他地區提供成熟的模式。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金融創新是支持大灣區建設的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在建設中,一些傳統的手段,如設立銀行、創新貸款,特別是開發貸款會起到很大的支持作用,這其中還會涉及到一些資金的參與。另外,在大灣區的建設中,基金等股權投資市場和產業基金會起到更大的作用,成為支持大灣區建設尤其是大灣區內企業孵化成長發展的一個重要力量。包括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后,支持企業在新三板、港交所和A股上市。
付立春認為,考慮到粵港澳特殊性,包括香港和澳門在開放的前沿,國際化程度相對比較高,因此,在近幾年金融開放的大背景下,這方面會有一些試點和突破。另外,在國際金融機構引入和在區域內金融力量走出去也會有一些探索,國際資本對大灣區的建設可能也會發揮更多的作用。
趙亞赟表示,金融支持方面,應該在以下三個方面有所突破:最需要的是金融跨境服務的放開,這樣我國香港吸引的國際資金才能順利進入到深圳廣州和珠三角的創新產業中;其次是以深圳為首的珠三角創新產業,以人才和技術為主導,不同于傳統產業,這就需要金融創新,以金融創新產品來匹配制造業創新項目,從而到達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目的。第三,大灣區是個創新區,金融監管既要審慎又要靈活,資格管理要變審批制為核準制,以便與國際市場接軌,發揮窗口作用。
“金融行業的生命力在于流動性,沒有多層次資本市場,創新金融產品就缺乏流動性,就會活力不足,難以形成氣候,所以一定要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來支持大灣區的金融和產業的對接。”趙亞赟建議。
00:17 | 騰訊全生態加速融入AI |
00:17 | 贛鋒鋰業整合海外三塊鋰鹽湖項目 |
00:17 | 兗礦能源上半年增產降本顯經營韌性 |
00:17 | 江蘇索普擬定增募資不超15億元擴產 |
00:17 | 國盾量子上半年量子計算業務收入同... |
00:17 | 部分中小房企并購科技資產謀轉型 |
00:17 | 上市公司搶抓大型儲能需求增長機遇 |
00:17 | 鋰行業加速推進“反內卷”行動 |
00:17 | 多家養殖上市公司前7個月出欄總量... |
00:17 | 均普智能逐浪具身智能藍海 |
00:12 | 多只公募基金產品增設代銷機構 |
00:12 | 第四十二期:實現ETF收益增強的辦...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