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穎
機構調研一向被投資者視為投資“風向標”。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被機構頻頻調研并展現較大投資興趣的公司,往往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走出不錯的行情。由此,以QFII為代表的外資的調研情況再度成為市場焦點。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11月份以來的9個交易日,共有285家公司接待包括基金公司、證券公司、陽光私募、海外機構、保險公司等在內的五類機構調研。其中,其中,有25家公司月內獲得QFII走訪調研。
“外資整體秉持成熟的價值投資體系,擁有全球視野。”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外資的資金來源穩定,而且著眼于長期,回報預期通常較低,基于上述特點,外資一般偏向于在A股市場尋找具有中國特色的稀缺性品種、海外市場無法配置的品種或者具有國際比價優勢的品種進行配置,如白酒為代表的消費以及醫藥行業。
具體來看,上述25家上市公司中,匯川技術月內累計接待參與調研的QFII家數居首,達到7家,緊隨其后的是東方雨虹、美年健康、衛寧健康、一汽解放等公司,月內累計接待參與調研的QFII家數均在3家及以上。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軒鐸資管總經理肖默表示,一般外資偏好一些具有成長性的成熟型企業,習慣于左側交易,特別是越跌越買,他們有自己的評估體系,認為價值高于估值。同時,認為企業盈利必然通過時間體現到股價上,所以買入是左側交易,而賣出是右側交易。
上述被QFII調研的25家公司,有12只個股跑贏同期上證指數月內累計3.54%的漲幅,占比近五成。值得注意的是,上述25家獲QFII調研的上市公司中,21家為中小創公司,占比達84%。
從申萬一級行業來看,上述月內獲得QFII調研的25只個股主要扎堆在電子、輕工制造、建筑材料、計算機等行業,涉及個股數量分別為4只、3只、3只、2只。由此計算,以電子和計算機為代表的科技股的共有6只。
對于近日出現調整的科技股,中信證券在其最新研報中指出,后疫情時代數字化趨勢仍將延續,以5G和云計算為核心的科技進步,將帶來技術的紅利。而中美再平衡之下,本土需求、關鍵科技領域國產替代、網絡安全亦將有較強的支撐,消費電子龍頭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則依然穩固。全球復蘇仍需一定的時間,流動性環境整體寬松,A股科技板塊處于情緒低位、整體估值低于歷史均值水平,配置價值凸顯。建議重點關注消費電子、物聯網、云計算、智能駕駛、IDC、半導體、網絡安全和信創等細分領域龍頭。
表:11月份以來QFII調研的25家公司情況:
制表:張穎
(編輯 才山丹 策劃 吳珊)
21:21 | 全球乳業新標桿!蒙牛低溫武漢工廠... |
21:17 | 無錫經開持有型不動產ABS成功發行 ... |
21:17 | 山東轄區舉辦財務總監培訓會 夯實... |
21:16 | 永輝超市福新店調改開業 品質升級... |
21:14 | 國聯民生迎新董事長 黨委書記顧偉... |
21:03 | 京東獨家戰略合作世界機器人大會 ... |
21:03 | 華密新材2025年上半年業績增收不增... |
20:58 | 光峰科技回應GDC香港仲裁案進展:... |
20:57 | 智鏈未來聚勢共贏 韻達股份舉行成... |
20:57 | 新基建資產證券化再迎突破 國內首... |
20:57 | 立華股份7月份養殖產品銷售情況出... |
20:56 | 城地香江:子公司與某互聯網公司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