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向杲
受利好消息影響,多只5G概念股在10月31日及11月1日兩個交易日連續大幅拉升,引發市場關注。實際上,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作為A股市場第二大機構投資者的險資今年三季度也對5G板塊進行調倉布局。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ioce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三季度險資新進了4只5G概念股,其中,新進中興通訊3047萬股,保守估計耗資超過8億元,新進流通股數量及耗資均為新進個股最多。此外,險資還增持了信維通信等4只個股;減持了工業富聯等6只個股。
從險資的角度來看,三季度持有5G板塊個股的險企包括中國人壽、太平人壽、信泰人壽、泰康人壽、新華人壽、中國人保、國華人壽等。
險資三季度布局5G板塊
10月31日,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鐵塔在2019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上共同啟動5G商用儀式,標志著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時代。同時,三大運營商公布了其首批5G商用套餐。受此影響,多只5G概念股近兩個交易日出現大幅拉升。
陳肇雄表示,中國5G商用進程不斷加快,預計到年底,全國將開通5G基站超過13萬座。而來自三大運營商的數據顯示,運營商目前建成的4G基站超500萬個。相比于百萬數量級的4G網絡規模,目前5G網絡僅能覆蓋少數城市的部分地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表示,預計明年將會是5G基站大規模建設期。
5G基站的大規模建設將使哪些公司收益?中信建投的研報表示:“隨著5G商用的開閘,國內5G建設將迎來高潮。從產業鏈角度看,目前5G產業鏈主要是由上游基站升級、中游網絡建設、下游產品應用及終端產品應用場景構成。初期最先受益的是上游通信設備企業,但隨著網絡建設的進一步展開和應用的深入,中下游企業將相繼獲益。”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三季度險資也開始對5G概念板塊的上市公司進行布局。根據東方財富Chioce數據,目前納入5G板塊的個股共137只,其中,三季末險資進入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個股共14只,分別為中興通訊、中嘉博創、電廣傳媒、日海智能、東山精密、滬電股份、海格通信、潔美科技、奧士康、順網科技、信維通信、天通股份、烽火通信、工業富聯。
引人注意的是,險資三季度新進了4只股票,分別為中興通訊、中嘉博創、東山精密、滬電股份。《證券日報》記者根據三季度單個交易日最低收盤價保守估算,險資三季度新進這4只股票耗資超過14億元。其中,險資新進中興通訊耗資超過8億元,持股數量為3047萬股,占流通股的比值0.9%。另外,險資還新進了中嘉博創、東山精密、滬電股份,3只個股合計耗資超過6億元。
三季度顯示,作為險資三季度重點布局的中興通訊,前三季度實現營收642.41億元,同比增長9.32%;凈利潤41.2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56.86%。基本每股收益為人民幣0.98元。公司預計2019年度盈利43億至53億元。
根據中興通訊三季報數據,在5G建設方面,中興通訊已駛入快車道。截至2019年9月底,中興通訊全面參與中國5G網絡規模部署,在全球獲得35個5G商用合同,與全球60多家運營商展開5G深度合作。與此同時,中興通訊加碼5G投資的定增獲批,資本運作也重回正軌。
除中興通訊外,險資還增持了潔美科技、奧士康、信維通信、烽火通信這4只股票,并減持了工業富聯、順網科技、沃特股份、深南電路、
夢網集團、光迅科技等6只個股。
從險資對5G板塊的整體布局趨勢來看,保險機構對5G個股調研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長線資金最看好的投資領域及最新投資動向。數據顯示,9月以來截至10月31日,76家保險公司及保險資管公司對112家上市公司進行調研,調研集中在5G、半導體、電子元件、區塊鏈等領域。
險企看好5G在業務層面的應用
除在二級市場布局之外,險企也看好5G對金融機構業務層面的應用。
金融壹賬通智能風控總經理、加馬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施奕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5G具有高速率、低延遲、低功耗、泛在性、高安全標準等特性,這將對金融機構的獲客、風控、運營、智能科技應用等領域產生深刻影響,而金融行業與從業者在當下就要未雨綢繆。”
在施奕明看來,消費者很大程度上會青睞新一代的通訊設備,比如虛擬形象的通信、全息投影通訊等,迭代后的通訊設備會是新的流量入口,金融獲客的主流陣地也將轉移。而5G與生物識別技術結合,下一代支付形式可能是人臉支付、微表情支付、腦電波支付、虹膜支付、聲紋支付等各種新的形態。
“區塊鏈是通路、5G是通速,二者將為互聯網保險的發展帶來更大的空間。5G網絡的支撐會降低網絡延遲、增加傳輸容量,從而使得區塊鏈網絡更為高效。以此為基礎構建保險行業信息流的信任基礎,可以實現低成本、無摩擦的保險交易。”眾安保險常務副總經理王敏就5G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如是說。
王敏認為,“在5G的驅動下,保險業的生態價值鏈也將發生變化:從處于上游的數據提供方、數據中臺、智能設備方,到下游的保險業、金融機構、相關的對接醫療服務方、健康管理機構,保險上下游產業可以實現更高效的融合,為用戶連接更多的資源,進一步實現保險過程中的風險控制,滿足用戶的綜合需求。保險提供方也將真正實現從保險到保障,從財務風險分散到風險過程管理和風險分散的角色轉變。以車險、家財險為例,保險提供方借助智能終端對汽車、家庭財產狀況進行實時監測預警,將風險管理前置化、全流程化,更大程度地減少標的損失。”
(編輯 上官夢露 策劃 黃曉琴)
00:17 | 騰訊全生態加速融入AI |
00:17 | 贛鋒鋰業整合海外三塊鋰鹽湖項目 |
00:17 | 兗礦能源上半年增產降本顯經營韌性 |
00:17 | 江蘇索普擬定增募資不超15億元擴產 |
00:17 | 國盾量子上半年量子計算業務收入同... |
00:17 | 部分中小房企并購科技資產謀轉型 |
00:17 | 上市公司搶抓大型儲能需求增長機遇 |
00:17 | 鋰行業加速推進“反內卷”行動 |
00:17 | 多家養殖上市公司前7個月出欄總量... |
00:17 | 均普智能逐浪具身智能藍海 |
00:12 | 多只公募基金產品增設代銷機構 |
00:12 | 第四十二期:實現ETF收益增強的辦...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