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若琳 見習記者 毛藝融
近期,國金證券、國信證券、東吳證券、華鑫證券、中信證券等多家券商陸續發布研報觀點,探討設立平準基金的可行性。有關專家認為,從海外和歷史的經驗來看,平準基金具有提振股市信心、推動股市發揮經濟“晴雨表”的作用。
申萬宏源證券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平準基金通常是資本市場的一種政策安排,它是由政府部門組織的一種基金,在市場有較大震蕩回落的時候入市,用于穩定市場。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要想改變市場頹勢,必須借助外力。外力就需要成立平準基金,入市直接買股票,從而穩定股市,穩定信心。
資金規模上,楊德龍認為,針對A股市場現在的體量,平準基金規模應該是萬億元以上,才能有效提升投資者信心。
中信證券研究分析稱,結合市場實踐,平準基金的規模多在總市值的3%至6%之間。據此測算,截至2023年10月23日收盤,A股總市值為76.80萬億元,如設立平準基金,規模預計在2.3萬億元至4.6萬億元。
資金來源上,華鑫證券分析師楊芹芹在研報中表示,平準基金資金來源主要包括政府、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托公司、上市公司等。入市買入資產主要包括大盤藍籌股、債券和ETF等。一般而言平準基金的存續期間都超過一年,通常會在股市處于上漲行情、基金獲得一定盈利的情況下退市,以避免損害股市的穩定性。
“當前的股市格局之下,是否適合引入平準基金、僅有平準基金能否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需要有多大規模資金等,都是需要進一步審慎研究的。”桂浩明表示,目前市場對平準基金有一定的呼吁是正常的,但該問題還需慎重對待,需要做出妥善的安排。
桂浩明認為,“此前中央匯金增持四大行,有人認為這也是一種平準基金,實際上兩者性質是不一樣的。從實際效果來看,匯金增持規模有限,提振力度亦有限。平準基金必須前期進行充分準備,有完整的制度設計,以免匆忙推出,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平準基金的推出如果搭配貨幣財政政策,則有助于促進經濟現實和市場預期的良性循環,達成更好的效果。
15:22 | 地平線機器人-W入選MSCI中國指數成... |
15:18 | 愛旭股份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63.63%... |
15:13 | 越疆具身智能矩陣亮相WRC 按下具身... |
15:06 | 羅曼股份擬收購武桐高新39.23%股權... |
15:04 | 外賣銷量激增500% 奈雪“好運紫”... |
15:03 | 立秋單日2000萬杯 瑞幸迎來爆單 |
15:00 | 植物醫生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全新公... |
14:54 | 華利集團:部分閑置募集資金現金管... |
14:54 | 精進電動:擬使用不超過10000萬元... |
14:54 | 興森科技:完成部分募集資金專戶銷... |
14:53 | 中金普洛斯REIT新一期投資者開放日... |
13:47 | 多措并舉降本增效 煌上煌上半年扣...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