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宇雜談】
只有實實在在降低城市化的各種成本,新市民、年輕人的住房消費才能釋放出來。
李宇嘉
一個比較普遍的認識是,中國的老百姓喜歡存錢,不喜歡消費。比如,2022年11月居民存款增加2.25萬億元,同比多增1.51萬億,遠超近5年同期水平。2022年11月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連續(xù)第2個月陷入負增長,且跌幅從上月的-0.5%顯著增至-5.9%。這段時間,又在談擴大消費和內需的話題了。促消費是個老話題了,但我認為,為了追求更美好生活,中國的百姓夠拼的了。
岳父曾告訴我,他大學剛畢業(yè)參加工作,不能再穿打補丁的衣服了,就花了50元買了條褲子,差不多相當于2個月工資,新來的同事基本都這樣,多數(shù)都要花1-2個月工資買衣服。上世紀60-70年代,滌綸進入我國,生產(chǎn)的的確良風靡各大城市,盡管一件要十幾二十元,但仍擋不住市民們搶購的熱潮。恩格爾系數(shù)高達70%的情況下,服裝消費上,一點兒也不含糊。
現(xiàn)在,中國已經(jīng)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生產(chǎn)國、消費國,也是設計能力最強的國家。進入80年代,電視開始普及,各省都在上生產(chǎn)線,打造本省的電視品牌,產(chǎn)能上來了,就得去化,于是大力度刺激電視消費。那會兒筆者生活在農(nóng)村,印象很深刻,老百姓買電視可真是拼命,明明沒啥錢,非得借錢買。商家也推出了分期付款,部分款項可以等來年賣糧、賣羊毛償付。
電視就是這樣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進入20世紀90年代,電話開始普及,當時的初裝費要大幾千元,一般家庭裝不起。等到1995年,初裝費才降下來,但也要1-2千元。姐姐家住在城里,拿幾個月的積蓄裝了一部。當時打電話要梯度收費,超過一定時間就要跳上另外一個收費檔次。打一次電話收幾十元是很正常的,可那會兒的工資才千把元,你說百姓愛不愛消費?
于是,為了省錢,每次打電話都是掐著時間。我們的電話就是這樣普及開的。世紀之交,我在大學那會兒,手機非常貴,動輒就要1000多元,而城市居民的工資也就2000元。手機商家在校園做活動,廣告語就是“別讓信息閉塞,妨礙你的大好前程”。于是,不能耽誤小孩找工作,對外聯(lián)系很重要,家里都會拿錢給學生買一部手機。
進入2000年以后,汽車開始逐漸普及,國外品牌國產(chǎn)化的車型多了起來,但還是很貴,一部至少要十幾萬。2007年,筆者剛參加工作,同事們都在買車,貌似成了一種潮流,但大家剛工作沒幾年,都沒有太多儲蓄。2008年金融危機后,為擴大內需,國家刺激大家買車,小排量購置稅全免。我趕在政策利好最后一天去訂車,但現(xiàn)車全賣完了,只好把體驗車買走了。
2010年以后,房地產(chǎn)熱起來了,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我就講講外地打工人買房的事情。他們進場大約是在2017年棚改后,房價已經(jīng)上了一個臺階,制造業(yè)困難,電商沖擊下小生意難做,他們收入估計縮水了。但即便如此,凡能貸款蹦跶上的,都嘆息著交了錢,實在付不起的,就一邊咒罵著,一邊準備退回老家。但是,他們是近期房價下跌的承受者。
總結來看,對于大宗商品的消費,國人從來都很有熱情,而且總是在自己支付能力并不強,需要踮起腳才能夠得著的情況下實現(xiàn)消費的。另外,廣大農(nóng)村居民、打工人的大宗消費,往往是量產(chǎn)以后,價格下一兩個臺階以后才能實現(xiàn)消費。很簡單,價格大幅度下降以后,才能匹配上底層居民的支付能力。
拿住房消費來說,從2003年確立支柱產(chǎn)業(yè)地位開始,政策發(fā)力以促進住房消費搞了3-4輪了,這期間房價也漲了好幾倍。近期,各地還在不遺余力地刺激住房市場,比如放寬落戶、契稅減免、降首付、解除限購等。這些政策更多的是鼓勵,希望投一個桃能換來一片李樹。疫情沖擊疊加經(jīng)濟下行,前景預期不佳,預防性儲蓄增加,只有實實在在降低城市化的各種成本,新市民、年輕人的住房消費才能釋放出來。
(作者系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
本報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2025陸家嘴論壇6月18日正式啟幕……[詳情]
23:55 | 虛擬電廠“聚沙成塔” 夯實新型電... |
23:55 | 央行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
23:55 | 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mào)易進出口同比增... |
23:55 | 兩融余額重返2萬億元傳遞出三大積... |
23:55 | 多地部署下半年地產(chǎn)工作:力推樓市... |
23:55 | 標普報告體現(xiàn)對中國經(jīng)濟向好前景信... |
23:55 | 多地發(fā)放新一輪消費券 乘數(shù)效應點... |
23:55 | 央行連續(xù)9個月擴大黃金儲備 專家表... |
23:55 | 7月份中國倉儲指數(shù)為50.1% 連續(xù)9個... |
23:55 | 7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shù)為105點... |
23:54 | 從“人機協(xié)同”向“自主執(zhí)行”躍遷... |
23:54 | eSIM成萬物互聯(lián)“新鑰匙” 產(chǎn)業(yè)鏈...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wǎng)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wǎng)所載文章、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wǎng)站電話:010-83251800 網(wǎng)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