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志偉 見習記者 張博
12月16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重塑新格局,助力‘雙循環’——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證券業論壇”在北京召開。原香港證監會中國事務顧問、全球化智庫副主任高志凱在圓桌論壇環節發表了精彩的觀點。
原香港證監會中國事務顧問、全球化智庫副主任高志凱
航母級券商成為今年證券業的關鍵詞。對此,高志凱認為,“打造航母級券商要做到以下兩大方面,一是中國的證券行業的資產規模應該要有一個提高。目前美國的銀行業資產總額跟證券行業資產規模大致相同,而我國銀行業資產總額仍然大大超過證券行業資產規模。另外,要強調專業化的分工。目前國內有100多家券商公司,上市的有幾十家。展望未來,我國證券行業將發生重大的合并重組,真正能夠發展成為航母級券商公司的估計最多只有3到5家,很多證券公司將進行合并、重組,或發展成專業分工愈加細化的金融服務公司,提供各種各樣的專業的券商服務、財富管理服務等。目前,我國大部分券商公司提供的服務雷同性很高,難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難以形成自己最有優勢的拳頭產品和最關鍵的客戶群。”
高志凱進一步分析稱,“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證券行業要做的工作非常多,而且不僅僅是在證券行業內部。目前,我們證券市場面臨著兩大趨勢:一是進一步的國際化,二是數字經濟的驅動力。”
高志凱指出,展望未來,中國證券行業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何進一步推進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如何緊緊抓住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和步伐,與時俱進,推動更加專業化的服務,是中國證券行業的首要任務。中國資本市場面臨的這種迅速、根本的變化大趨勢,是催生具有中國特色的航母級券商的有利條件。
“今年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中國人有句古話說30年為一代,中國的證券業已經走過了整整一代,現在即將開始下一個30年。”他表示。
高志凱表示,“在下一個30年,我認為有三大趨勢,趨勢一是中國目前經濟規模已經穩居世界第二,在今后幾年內,中國經濟規模躍居世界第一是指‘年’可待的。中國證券行業必須為規模不斷擴大、即將領先世界的中國經濟發展提供匹配的、配套的金融服務。”
“趨勢二是全球化的進一步地深入,和數字經濟蓬勃的發展。趨勢三是人民幣的進一步國際化和數字人民幣的推出對我國具有深遠意義。”
高志凱指出,“過去30年,主要是中國企業走到海外很多地方去融資,中國企業走出去融資是我國資本市場過去30年發展的一大特征。現在應該把我們中國的資本市場變成一個更加國際化的、全球性的資本市場,而國內的資本市場和國外的資本市場之間的融合互通必定得到進一步加強。”
他分析稱,“從此角度來看,中國資本市場、證券市場一方面要進一步做好內功,另一方面,考慮到中國經濟規模的不斷壯大、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中國率先推出數字人民幣等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必須胸懷全球,放眼世界,把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成世界性的、全球化的資本市場。”
(編輯 張偉)
23:55 | 虛擬電廠“聚沙成塔” 夯實新型電... |
23:55 | 央行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
23:55 | 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 |
23:55 | 兩融余額重返2萬億元傳遞出三大積... |
23:55 | 多地部署下半年地產工作:力推樓市... |
23:55 | 標普報告體現對中國經濟向好前景信... |
23:55 | 多地發放新一輪消費券 乘數效應點... |
23:55 | 央行連續9個月擴大黃金儲備 專家表... |
23:55 | 7月份中國倉儲指數為50.1% 連續9個... |
23:55 | 7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5點... |
23:54 | 從“人機協同”向“自主執行”躍遷... |
23:54 | eSIM成萬物互聯“新鑰匙” 產業鏈...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