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袁傳璽
8月8日凌晨,OpenAI發布其最新人工智能模型GPT-5。據悉,GPT-5系列涵蓋GPT-5、GPT-5 mini及GPT-5 nano三款模型,上下文長度均達400K,最大輸出為128K tokens。
OpenAI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爾特曼稱,GPT-5是“世界上最好的模型”,代表著OpenAI在開發通用人工智能(AGI)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事實錯誤率降低
據了解,GPT-5融合了大語言模型GPT系列和推理模型o系列,用戶使用時無需再手動切換不同模型。在能力提升方面,GPT-5在數學、編程、視覺感知和健康等領域大幅度超越前代,成為OpenAI目前最強大的模型。
此外,GPT-5的幻覺大幅降低,與GPT-4o相比,GPT-5的事實錯誤率降低了45%;深度思考模式下,事實錯誤率比o3降低80%。
OpenAI方面表示,GPT-5是迄今為止最強大的編碼模型,在復雜的前端生成和大型代碼庫調試方面表現尤為突出。GPT-5通常只需一次提示就能創建網站、應用程序和游戲,并兼具美感。
值得關注的是,GPT-5 API價格持續下降,每百萬token輸入1.25美元,輸出10美元。其價格不僅低于GPT4o,也僅為Claude Opus 4.1的1/15,甚至比以“低價”著稱的Gemini 2.5 Pro(谷歌旗下產品)更實惠。
多家券商發布研報稱,GPT-5等模型及智能體能力的持續提升,將繼續推動AI應用商業化加速。而GPT-5的編程能力被視為有望引領下一代AI落地的核心應用。
不過,有不愿具名的行業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GPT-5并未帶來“眼前一亮”的驚喜,其根源在于Scaling Laws(尺度定律)的“拉力”正在減弱:當參數、算力和數據量繼續膨脹時,性能曲線反而趨于平緩。
國產大模型加速進化
隨著多模態理解、智能體技術及推理引擎的突破,國產大模型從輔助工具躍升為核心生產力,深度滲透政務、金融、制造、醫療等實體經濟領域。
今年以來,國內大模型廠商持續推陳出新。7月30日,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發布豆包圖像編輯模型3.0、豆包同聲傳譯模型2.0,豆包大模型1.6系列全新升級,并宣布開源扣子核心能力,發布企業自有模型托管方案、Responses API等多個模型服務和工具產品。8月7日,阿里通義千問推出更小尺寸新模型Qwen3-4B-Instruct-2507和Qwen3-4B-Thinking-2507。
此外,多家廠商持續開源。6月30日,百度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度”)正式開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模型,涵蓋47B、3B激活參數的混合專家(MoE)模型以及0.3B參數的稠密型模型等10款模型,并實現預訓練權重和推理代碼的完全開源;8月5日,阿里開源全新的文生圖模型Qwen-Image,當天即登頂全球最大的AI開源社區Hugging Face(抱抱臉美國人工智能公司)的模型榜單,成為全球熱度最高的開源模型。
整體來看,國內大模型正加速商業化落地。據智能超參數統計,2025年上半年大模型累計中標項目達1810個,總金額突破64億元,中標項目數量已超過2024年全年的1521個,中標金額也接近去年全年的64.69億元水平。
事實上,目前國內大模型的競爭格局已逐漸明朗。以百度為首的頭部廠商正加速分割市場份額。從中標信息來看,百度智能云以48個中標項目和5.1億元中標金額穩居項目數量與金額“雙第一”,并在金融、能源、政務、制造等重點行業持續領跑。科大訊飛和火山引擎則以3.7億元和3.6億元位列第二名和第三名,阿里云、智譜、騰訊云位居第四名至第六名。
廣州艾媒數聚信息咨詢股份有限公司CEO張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產大模型正由“參數競賽”邁向“場景深耕”:算力券、開源潮疊加央國企大單,頭部互聯網企業的多模態與智能體在電力、制造、零售等領域快速落地;隨著推理成本再降一個量級,2025年底將形成“云—邊—端”閉環。
00:05 | 春風動力不斷完善產品矩陣 |
00:05 | 遠洋集團發力代建業務盤活不良資產 |
00:05 | 錦波生物上半年醫療器械產品毛利率... |
00:05 | 海清智元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文件 |
00:05 | 潤禾材料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38.6... |
00:05 | 多家上市公司積極跨界布局創新藥 |
00:05 | 閱文集團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68.5... |
00:05 | 多元主體紛紛借力并購市場謀發展 |
00:05 | 具身機器人有望在工業領域實現規模... |
00:05 | A股公司年內披露441單回購增持貸款... |
00:02 | 近三周公募機構新發85只權益類基金 |
00:02 | 香港自保保險公司增至6家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