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近期,上市公司股權交易持續活躍。同花順數據顯示,8月份以來,共有15家上市公司公告了控制權變更的相關進展。
“當前,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呈現出新特征,例如交易方式趨于多元;交易側重于產業整合及發揮協同效應等。”深圳市前海排排網基金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研究員隋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
梳理相關公告可知,協議轉讓、“協議轉讓+表決權放棄”、股權拍賣是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的主要方式。
杭州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公告顯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公司控制權擬發生變更;深圳市安車檢測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告則顯示,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賀憲寧和上海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矽睿科技”)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矽睿科技擬協議收購賀憲寧持有的占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的6.43%的股份同時,賀憲寧同意將其持有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3.57%的股份對應的表決權委托給矽睿科技行使;啟迪藥業集團股份公司的公告則顯示,控股股東所持公司股份被司法拍賣,公司控制權擬發生變更。
隋東介紹,從目前觀察的情況來看,相較于以往頻繁出現的跨行業并購和多元化擴張,當前上市公司股權交易更加注重產業整合及發揮協同效應。而在交易方式方面,傳統的協議收購方式占比下降,通過表決權委托、一致行動人協議等創新安排實現控制權轉移的案例增多。
受“并購六條”推動,上市公司加速產業整合,積極并購產業鏈上下游資產,并通過收購優質科技企業向新質生產力方向轉型升級。政策引導、產業升級與市場環境共振大背景下,上市公司控制權變更日益活躍。
“目前,監管層持續優化并購重組機制,通過精簡審核流程、提升交易效率,顯著提振了市場參與主體的積極性。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背景下,企業通過控制權變更加速資源整合與戰略轉型,既可快速布局新能源、人工智能等產業,又能完善產業鏈協同,強化核心競爭力;優質資產也可通過并購重組實現證券化。”隋東介紹。
上市公司的控制權發生變更后,投資者較為關注新控股股東資質、變更動機和后續計劃,以及是否有明確的資產注入計劃等。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投資者要保持謹慎,關注上市公司交易中的潛在風險。對于涉及控制權轉讓的交易,應仔細評估新控股股東的背景、實力和戰略規劃,判斷其對上市公司未來發展的影響。新股東的資源整合能力和管理經驗直接關系到公司未來的業績表現。上市公司及信息披露責任人,要及時、完整地披露相關信息,不要對投資者產生誤導。
15:15 | 至正股份重大資產置換事項通過交易... |
15:14 | 匯通能源股權投資興華芯 進軍智... |
15:12 | Yalla Group第二季度凈利潤同比增... |
15:11 | 京基智農推進IP業務 應允之地助力... |
15:08 | 悅達投資:上半年轉型成果持續顯現... |
15:06 | 云南能投新能源總裝機容量超200萬... |
15:05 | 廣哈通信: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2443... |
15:04 | 產通鏈第四屆生態治理會在杭圓滿舉... |
14:59 | 粵萬年青亮相康博會 多維布局“中... |
13:53 | 小牛電動2025年Q2財報:營收增長33... |
11:46 | 以學術為錨 在風險與收益間尋找平... |
11:44 | 聚焦產業企業如何馭“風”前行 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