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紅
當前,掃地機器人市場已進入“貼身肉搏”的白熱化競爭階段。科沃斯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沃斯”)、北京石頭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石頭科技”)等頭部企業圍繞技術迭代、渠道滲透與成本控制展開全方位較量。
在此背景下,日前,無人機巨頭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疆”)攜DJIROMO系列強勢跨界,以4699元至7399元的中高端定價切入市場。業內人士認為,憑借在三維空間積累的感知與控制技術,大疆跨界進入掃地機器人市場,其技術復用優勢與資本運作能力將為行業注入新變量,推動市場格局加速重構。
市場競爭加劇
近年來,在機器視覺、物聯網及AI等技術驅動下,智能掃地機器人功能加速迭代。全能基站技術整合自清潔、集塵等復合功能,越障性能提升;AI導航與機械臂技術突破推動行業向智能化、一體化、多元化演進。
根據IDC(國際數據公司)報告,2025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掃地機器人出貨509.6萬臺,同比增長11.9%;頭部五家廠商占比63.4%,同比提升3.5個百分點,這一趨勢源于頭部品牌以研發投入和產品力搶占份額。分市場看,中國“國補”政策刺激高端機型出貨提速;在海外市場,中國頭部企業憑借渠道優勢持續拓展發達國家市場。
掃地機器人行業集中度提升的同時,企業發展已出現顯著差異。
從業績表現來看,數據顯示,2024年科沃斯實現營業收入165.42億元,同比增長6.7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06億元,同比增長31.7%。今年以來,公司通過高端產品線(X9、T80系列)與添可洗地機的差異化布局挖掘溢價,預計2025年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同比增長57.64%至62.57%。
石頭科技則憑全球化實現彎道超車。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19.45億元,同比增長38.03%;境外收入為63.88億元,同比增長51.06%。2025年一季度,公司以98.2萬臺的出貨量穩居全球掃地機器人市場第一,市場份額達19.3%。其核心是將LDS(激光測距傳感器)激光導航等技術迭代與海外渠道深耕結合,在新興市場搶占先機。
2025年,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推出的米家掃地機器人5 Pro,通過“AI(人工智能)三攝全景識別系統”等創新技術,滿足了用戶對智能清潔的多元需求,為行業向智能化、一體化發展提供了新方向,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
中國城市專家智庫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林先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頭部企業的分化清晰顯示出,單純依靠功能堆砌的‘內卷’模式已難以為繼。在存量競爭階段,研發投入強度決定技術壁壘高度,全球化布局深度拓展增長空間,供應鏈效率影響成本控制能力,這三大要素構成企業突圍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需加碼研發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大疆此番跨界并非簡單的業務延伸,而是底層技術的跨場景遷移。公司將無人機領域積累的環境感知、導航算法、控制系統等底層技術,遷移至掃地機器人等領域,通過技術復用降低創新成本。
據悉,DJI ROMO系列搭載高性能雙目魚眼視覺傳感器和3顆廣視角固態激光雷達,構建“格物避障系統”。
林先平進一步分析稱:“大疆在無人機領域的長期技術沉淀,為掃地機器人研發提供獨特優勢——降低新技術邊際成本,且在環境感知、智能控制領域構建短期難復制的壁壘,直擊行業同質化痛點,推動競爭邏輯從‘硬件堆砌’轉向‘技術賦能’。”
在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看來,大疆入局將行業競爭從單一產品比拼升級為“技術+資本”綜合較量。現有頭部企業需加碼研發,通過提高研發費用、強化專利與核心部件自研構建壁壘,短期內可能影響利潤與估值。
中國電子商務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郭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大疆入局推動行業從‘價格戰’向‘技術溢價’轉型。未來,技術競爭將聚焦全屋建模精度、跨平臺生態兼容性、清潔效率量化三大方向,預計三年內搭載機械臂實現主動整理的功能、融合AR(增強現實)交互的產品或成新爆點,推動行業智能化、個性化升級。短期來看,相關企業研發費用將上升;中期來看,技術壁壘高的企業毛利率有望改善;長期來看,跨場景技術復用與全球化布局能力將決定產品定義權。”
袁帥表示:“大疆能否將無人機領域的品牌溢價轉化為掃地機器人市場的競爭力,現有頭部企業能否快速補齊技術短板,將決定行業格局的重構速度。那些既能守住核心市場基本盤、又能抓住技術迭代機遇的企業,有望在行業價值重塑中占據領先地位。”
00:05 | 春風動力不斷完善產品矩陣 |
00:05 | 遠洋集團發力代建業務盤活不良資產 |
00:05 | 錦波生物上半年醫療器械產品毛利率... |
00:05 | 海清智元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文件 |
00:05 | 潤禾材料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38.6... |
00:05 | 多家上市公司積極跨界布局創新藥 |
00:05 | 閱文集團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68.5... |
00:05 | 多元主體紛紛借力并購市場謀發展 |
00:05 | 具身機器人有望在工業領域實現規模... |
00:05 | A股公司年內披露441單回購增持貸款... |
00:02 | 近三周公募機構新發85只權益類基金 |
00:02 | 香港自保保險公司增至6家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