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回購往往被看作是上市公司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一種方式。近期,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回購股份進展的公告,引發市場關注。而隨著去年四季度披露的股份回購計劃陸續到期,上市公司未能履行承諾的現象也出現在投資者的視野中。此外,“兜底式增持”日前再次出現。那么,如何看待上市公司回購股份行為?為何會出現未能履行承諾的現象?對于這種行為該怎么辦?對于“兜底式增持”又該怎么看待?今日,本報就這些話題進行解讀。
本報見習記者 郭冀川
近期,A股市場再次出現兜底式增持。
美芝股份于11月26日晚間再次發出兜底增持倡議: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董事長李蘇華倡議全體員工積極買入股票,并承諾持有滿12個月產生虧損,進行兜底補償。
值得關注的是,在近2年時間里,李蘇華已是3度發出兜底增持倡議。不過這種倡議的效果并不樂觀,前2次兜底增持計劃執行期間,美芝股份股價依然低迷下行,且均觸發了虧損補償條款,但最終需要董事長補償的資金只有1萬多元。
兜底式增持,即上市公司董事長或實際控制人為了幫助企業股票的企穩,對公司全體員工發出買入增持自家企業股票的號召,并承諾如果員工能有持有6個月或12個月,期間發生的盈利歸員工所有,如果虧損則由董事長或實際控制人補償。
兜底式增持的模式已經被很多投資者所熟悉并且輕視,因為這種增持倡議下,倡議人的投入并不多,哪怕是部分倡議人提出附帶固定最低收益率保證的兜底式增持。目前兜底式增持已經難以實現提振公司股價,帶來二級市場信心的作用。
兜底式增持不可用,那么大規模真金白銀的投入,是否能夠挽回市場人氣呢?
TCL集團今年頻頻發布公告,其董事長李東生已經4次增持公司股票,累計增持金額高達5.3億元,高居今年高管增持榜榜首;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今年不斷增持股票,除了個人增持5000萬元,還通過定向資產管理計劃增持2億元比亞迪股票。
雖然從結果看,這些增持榜單前列的上市公司股價,并未獲得很好的市場表現,但從影響力和市場情緒反映上,則獲得了不小的支持。《證券日報》記者采訪了一位持有比亞迪股票近10年的老股民,他表示十分看好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戰略布局。“現在車市寒冬,最近比亞迪又發行了100億元的債券,公司實際上還是缺錢的,而大股東能夠繼續增持公司股價,讓作為小股東的我感到踏實。”
上海邁柯榮信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徐陽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由于經營業績被看好或估值被嚴重低估而獲得增持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數,公司高管層對上市公司擁有較高的控制權,對公司經營狀況最為了解,增持行為本身就反映了其對公司經營業績、未來發展的認可。只是由于市場環境影響,導致投資者對增持的反映較為平淡,而且一些公司的增持計劃延期或擱淺,讓市場對于增持的信心并不充足。
徐陽同時表示,股東增持對上市公司而言,除了檢驗股東的實力,通過增持自家股票,也能夠進一步激勵上市公司高管提高經營業績,有利于公司長遠發展。但這種對于公司業績成長和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還需要更多增持投入來顯現,今年很多公司大股東公布了增持計劃,但資金不過幾百萬元,甚至有的根本沒有實現,這對于市場信心的打擊遠高于增持本身。
16:23 | 遠景完成全球首單綠色保函銀團項目... |
16:13 | 盛美上海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35.83%... |
15:46 | 晶豐明源上半年營收7.31億元 主營... |
15:31 | 美麗田園業績預告出“烏龍” 凈利... |
15:22 | 地平線機器人-W入選MSCI中國指數成... |
15:18 | 愛旭股份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63.63%... |
15:13 | 越疆具身智能矩陣亮相WRC 按下具身... |
15:06 | 羅曼股份擬收購武桐高新39.23%股權... |
15:04 | 外賣銷量激增500% 奈雪“好運紫”... |
15:03 | 立秋單日2000萬杯 瑞幸迎來爆單 |
15:00 | 植物醫生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全新公... |
14:54 | 華利集團:部分閑置募集資金現金管...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