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日前,受疫情擴散,油價下跌等因素的影響,歐美股市出現大幅度的震蕩。而此時,中國資產吸引力明顯提升。
宜信財富董事總經理,產品策略、資本市場負責人王浩宇表示,如同疫情被率先控制一樣,中國經濟走出獨立“行情”,或引領全球市場。一方面,中國降息空間一直存在,可按照自身經濟形勢、通脹水平、復工節奏、投資和消費發展情況來進行利率調整。美聯儲無論加息還是減息,國內沒有第一時間同步調整。另一方面,中國經濟自2019年下半年起開始有起色,多個PMI指數觸底反彈,疊加證監會牽頭的資本市場改革拉開大幕、新的《證券法》于本月正式實施,A股完全具備充足條件,走出獨立行情。
具體看,疫情將幫助中國資本市場盡快完成探底,創造較好的布局機會。A股仍是全球市場最大的投資機會之一,四大長期因素不變:市場估值全球較便宜、海外機構資金涌入、“科創板”推動注冊制橫空出世、法制化打擊造假力度空前。2020年起,A股迎來結構性“黃金”時代,追趕中國經濟過去的輝煌三十年。如果A股在全球范圍的疫情帶動下繼續調整,且宏觀經濟如前所述影響相對較小,則將創造明顯的價格和價值偏離機會。
當歐美國債收益率接近于零、歐美股市市盈率處于歷史高位時,全球尋找收益的目光投向了中國。除疫情外,美股脆弱性根植于其約20x的已處歷史高位的估值中;若把市盈率倒過來看,即E/P,承擔了風險溢價、波動率補償后的收益率僅5%,無論縱向比歷史、還是橫向比其他國家,吸引力大打折扣,因此,任何風吹草動均導致市場大幅調整。反觀中國股市等資產價格就便宜得多,加之中長期貨幣政策有騰挪空間、經濟環境觸底轉好、股市市場化大幕拉開,眾多機構投資者開始把中國視為下一投資目的地,海外資金也開始持續涌入。我們認為,未來三年中國股市投資機會明顯,應借力疫情期間的短暫調整,長期配置A股。王浩宇表示,從策略上看,短期波動大,賺錢靠量化;中期抓趨勢,多頭需重視。(徐天曉)
(編輯 才山丹)
23:55 | 虛擬電廠“聚沙成塔” 夯實新型電... |
23:55 | 央行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
23:55 | 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 |
23:55 | 兩融余額重返2萬億元傳遞出三大積... |
23:55 | 多地部署下半年地產工作:力推樓市... |
23:55 | 標普報告體現對中國經濟向好前景信... |
23:55 | 多地發放新一輪消費券 乘數效應點... |
23:55 | 央行連續9個月擴大黃金儲備 專家表... |
23:55 | 7月份中國倉儲指數為50.1% 連續9個... |
23:55 | 7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5點... |
23:54 | 從“人機協同”向“自主執行”躍遷... |
23:54 | eSIM成萬物互聯“新鑰匙” 產業鏈...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