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2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當前工業經濟穩定恢復態勢仍不牢固,服務業因受疫情等影響存在一些特殊困難行業,近期要抓緊出臺措施,加大幫扶力度”。在具體部署上,其中之一是要求中國人民銀行提供激勵資金支持增加普惠小微貸款等,推動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較快增長,促進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據央行《2021年第四季度貨幣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普惠小微貸款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速分別達到27.3%和31.8%。
促進企業綜合融資成本降低也是央行當前及下階段的重要工作之一。《報告》在下階段貨幣政策思路指出,“引導企業貸款利率下行,有力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此外,《報告》還提出“繼續對涉農、小微企業、民營企業提供普惠性、持續性的資金支持”。
從1月份的金融數據來看,新增人民幣貸款3.98萬億元,創下單月統計高點。分部門看,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3.36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01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1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1788億元。
“雖然1月份信貸規模創下新高,但企業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占比仍較大,中長期貸款同比僅增加600億元,說明企業對經濟預期雖有所回暖,但仍然存在疑慮。”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預計未來對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先進制造業、綠色、普惠、低碳減排等仍是未來重點支持領域。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2022年出口增速將大概率較2021年小幅下行,對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形成一定沖擊。在此背景下,將信貸投放至計算機信息技術等高技術制造領域,不僅可以對沖出口增速下行對包括高技術制造業在內的制造業投資的沖擊,而且可以促進產業結構轉型與優化。基建投資是逆周期調節的重要抓手,信貸在投向水利工程等傳統基建的同時,也應投向新基建,在發揮逆周期調節功能的同時,實現“調結構”的戰略目標。
對于今年新增信貸規模能否超越1月份,分析人士均認為可能性較小。鄭后成認為,回顧2001年至2021年間的數據可以發現,一季度是年內信貸投放規模最大的季度,而1月份大概率是一季度信貸投放規模最大的月份。在宏觀經濟承壓背景下,今年將采取更加有力度的穩增長措施。綜合來看,2022年全年月度信貸投放將維持在較高水平,但是超過1月份的概率較低。
梁斯表示,由于年初金融機構信貸額度充足,出于“早投放、早收益”的原則,金融機構會在一季度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加之近段時間央行連續通過降準、降息等方式強化逆周期調節,加大了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整體來看,1月份金融數據明顯回暖既有政策刺激因素推動,也有季節性因素影響。從絕對規模看,2月份往后,信貸投放無法持續保持如此之高的規模,但在強化逆周期調節力度下,企業融資仍具有充足保障。
(編輯 張明富 白寶玉)
21:21 | 全球乳業新標桿!蒙牛低溫武漢工廠... |
21:17 | 無錫經開持有型不動產ABS成功發行 ... |
21:17 | 山東轄區舉辦財務總監培訓會 夯實... |
21:16 | 永輝超市福新店調改開業 品質升級... |
21:14 | 國聯民生迎新董事長 黨委書記顧偉... |
21:03 | 京東獨家戰略合作世界機器人大會 ... |
21:03 | 華密新材2025年上半年業績增收不增... |
20:58 | 光峰科技回應GDC香港仲裁案進展:... |
20:57 | 智鏈未來聚勢共贏 韻達股份舉行成... |
20:57 | 新基建資產證券化再迎突破 國內首... |
20:57 | 立華股份7月份養殖產品銷售情況出... |
20:56 | 城地香江:子公司與某互聯網公司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