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婷
今年以來,隨著各大超市門店陸續完成調改開業,諸多新變化也陸續浮出水面。不過從目前已披露的部分上市企業業績預告來看,傳統超市行業依然面臨調改轉型壓力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8月10日,A股市場超市大賣場板塊已有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業績預告。其中,一家公司預計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50%至100%;一家預計扭虧為盈;兩家預虧。
另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近日發布的相關簡報,2025上半年,連鎖超市企業仍然面臨較大的發展壓力,企業銷售表現分化,不到一半的超市銷售總額實現同比增長。在此背景下,超市行業正積極探索變革之路,向品質零售轉型升級的步伐不斷加速。
調改升級成效初顯
8月8日,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輝超市”)以全新面貌開業。據了解,自2024年起,永輝超市以“品質零售”為核心啟動了戰略轉型。轉型至今,究竟為公司帶來了怎樣的變化,依然是市場和投資者關心的問題。為此,記者對永輝超市門店進行了實地探訪。
步入超市,記者注意到,永輝超市福新店對3600平方米空間購物環境和布局進行了全面升級,在特色服務和細節上更加突出品質。例如,在熟食區陳列了“東部辦公區網紅肉包”、非遺米糕等商品,濃厚的“福州味道”撲面而來。
永輝超市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調改門店下架3900余支原有商品,淘汰率42%,新增1201高品質商品,包含永輝優選系列商品170余支、胖東來自有品牌商品70余支等,超市聚焦健康趨勢與本地偏好,為品質生活提供更多元的選擇。
上述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永輝超市全國“胖東來模式”調改門店已突破150家,預計9月底將完成200家門店調改。未來,永輝超市將堅持品質零售路線,以高質價比、優質服務與差異化商品開發滿足消費者需求。
據了解,國內不少地區的超市也在積極借鑒行業先進模式進行調改。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對全國超市企業的調研數據顯示,2024年度有四分之三的超市企業嘗試了調改,其中,75%的調改超市門店銷售額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2025年上半年,調改也在持續賦能企業發展。步步高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此前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通過持續優化經營策略,聚焦核心優勢區域,通過優化門店布局、提升運營銷量等措施提升了盈利能力,預計報告期內實現扭虧為盈。
業內人士認為,只有通過向品質零售轉型,傳統超市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品牌影響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發力向品質零售轉型
今年5月底,商務部等五部門辦公廳發布《關于公布第一批全國零售業創新提升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提出,省級相關部門要指導試點城市按照當地歷史文化、資源稟賦、行業基礎、規劃布局,側重2至3個試點探索方向,因地制宜推動試點建設差異化、特色化發展。要問需于企,問計于企,調動企業創新轉型的積極性,依靠市場化力量“一店一策”推動存量商業設施改造提升。
艾媒咨詢CEO張毅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零售業市場規模大、經營主體多,存在發展不平衡、優質供給不足、“內卷式”競爭等問題,亟待優化調整。傳統超市龍頭行業聚焦于推動零售業創新提升。其中,品質零售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消費者更加注重商品的品質、安全、健康以及購物過程中的舒適感和個性化服務。”張毅進一步表示,對于超市企業而言,向品質零售轉型既是挑戰也是必然選擇。
以永輝超市為例,在目前轉型過程中,永輝超市面臨諸多挑戰。公司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公司報告期內實現歸母凈利潤虧損2.4億元,業績虧損主要原因系大規模的門店調改,如歇業裝修、新設備投入、舊資產報廢、重開業支出以及人員技能爬坡等,都在短期內對業績造成了沖擊。
目前永輝超市依然堅定推行改革。另據公司7月31日公告披露,擬通過定增募資不超過39.92億元,主要投向門店升級改造項目,主要用于對298家門店進行深度調改升級。
聯商網超級顧問團成員王國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超市行業目前競爭環境看,用戶規模越大就越挑戰企業運營能力和供應鏈效率。對此,目前國內超市調改的主要發力點應放在對供應鏈端的變革。同時,在從產品端,應通過不斷升級迭代滿足消費者需求,利用好產品帶來好的客流,并最終轉換成銷售業績的增長。
00:36 | 衛星互聯網快速發展 產業鏈上市公... |
00:35 | 上市公司“炒股” 要出奇更要守正 |
00:35 | eVTOL電源領域取得顯著進展 商業化... |
00:35 | 破解“內卷”重塑生態 鋰行業加碼... |
00:35 | 消除隱患保障行駛安全 五家車企宣... |
00:35 | 首單清潔能源持有型不動產ABS成功... |
00:35 | 維護持有人利益 多只QDII基金限制... |
00:35 | 受益于權益市場行情向好 7月份標品... |
00:35 | 北京市商業銀行響應新政要求 全力... |
00:35 | 公募基金QDII業務再現申報 年內第... |
00:35 | 前7個月“保險版”ABS登記規模超22... |
00:31 | 房地產債務重組從“有效化解”邁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