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珂
今年以來,證監會批復可轉債數量、規模大幅增加。
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10月20日,年內獲得證監會批復的可轉債數量達86個,發行規模為1659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批復30家,發行規模同比增加220%。
“近兩年,可轉債的審核數量呈現出大幅增長的趨勢,為上市公司再融資釋放利好信號。相比于配股和增發,可轉債在滿足融資需求的同時,具有更強的靈活性。從發行主體來看,銀行成為可轉債發行主力。相對于優先股、配股、定向增發等再融資方式,可轉債發行難度較低,市場影響較為溫和,更能滿足銀行充實資本金的需要。”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上周五(10月18日)可轉債迎來“熱情時刻”,證監會當日密集審核10家公司發行可轉債申請。其中9家公司過會,1家被否。可以看出,可轉債從過去的小品種,正成為上市公司再融資的重要選擇。
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陸勝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發行可轉債數量大幅增加,從政策的角度來講,中央印發的《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支持企業利用資本市場進行直接融資,明確鼓勵可轉債的發行,為可轉債的大量發行提供政策支持;從上市公司的角度來看,可轉債具有融資成本低、發行效率高、稀釋股本、節奏平緩等特點,成為上市公司優選的融資渠道;從市場角度來看,今年以來市場整體上行,有利于轉股價的確定、轉換價格的抬升,緩解了可轉債的發行壓力,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談及可轉債未來的走勢,投資者是否可以長期持有可轉債?盤和林認為,從目前的審核情況和市場熱度來看,可轉債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市場將更加活躍成熟。對于投資者而言,可轉債既能持有到期,同時提供了享受公司高速增長的增值可能性,具有增值潛力和穩健安全的雙重優勢,是較為理想的投資選擇。但贖回條款等具體內容可能限制了投資者的最高收益,可轉債的利率一般低于同級普通債券。在投資選擇之前,投資者需要對發行人的行業發展、業績情況、成長潛力進行具體分析,并綜合考慮各項條款的影響。
在陸勝斌看來,可轉債市場擴容,對投資者來說多了一個投資工具,豐富了資本市場產品,是有助于分散風險的重要標的。
00:36 | 衛星互聯網快速發展 產業鏈上市公... |
00:35 | 上市公司“炒股” 要出奇更要守正 |
00:35 | eVTOL電源領域取得顯著進展 商業化... |
00:35 | 破解“內卷”重塑生態鋰行業加碼創... |
00:35 | 消除隱患保障行駛安全 五家車企宣... |
00:35 | 首單清潔能源持有型不動產ABS成功... |
00:35 | 維護持有人利益 多只QDII基金限制... |
00:35 | 受益于權益市場行情向好 7月份標品... |
00:35 | 北京市商業銀行響應新政要求 全力... |
00:35 | 公募基金QDII業務再現申報 年內第... |
00:35 | 前7個月“保險版”ABS登記規模超22... |
00:31 | 房地產債務重組從“有效化解”邁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