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民事判決書讓曾經的百億級私募再次進入大眾視野。判決書顯示,楊女士在2015年5月15日申購和聚投資所管理的產品101萬元,截至2019年10月28日,本金虧損近20萬元。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投資風格相對單一的私募管理人須不斷進化,力爭為投資人提供穩健的長期業績;而投資者對私募黑馬的考察期也應適當延長,多關注其在市場牛熊轉換和風格切換中的投資表現。
昔日百億級私募跌落神壇
北京和聚投資成立于2009年,于2014年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其核心人物李澤剛曾任泰達荷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2014年和2105年和聚投資旗下產品平均收益率高達36.54%和77.58%,顯著高于19.69%和23.73%的同策略平均收益率水平。在此背景下,和聚投資的管理規模曾超越100億元,成為當年為數不多的百億級私募之一,頗受市場關注。
不過,在此后的牛熊轉換和市場風格切換過程中,和聚投資未能跟上節奏,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其最新管理規模區間為10億元至20億元。
從某第三方渠道的盡調記錄來看,和聚投資對中小盤成長股確實較為堅持。自成立運行至今,公司策略從未出現過漂移,盡管已經預判到2016年至2018年會演繹價值風格,但由于不擅長該方向的投資,因此選擇堅守中小盤成長風格,聚焦高彈性、高成長性、高性價比的成長股。
堅守還是進化?
縱觀私募發展史,除了和聚投資,還有多家曾經風光無二的頭部私募因市場風格切換而泯然眾人。
面對風云變幻的市場環境,私募管理人究竟是選擇堅守還是作出一定的改變,成為眾多業內人士思考的問題。
“回答這一問題時其實會遇到一個看起來相互矛盾的角度,私募管理的是投資人的錢,如果嚴格堅守自我風格,那么很有可能3到5年內不賺錢,但如果太過跟風,則容易在不熟悉的領域‘踩雷’,所以,是選擇堅守還是作出改變很難回答。”滬上某老牌私募掌門人直言,站在長期視角看,基金經理的進化非常有必要,須不斷拓展自己的能力圈,盡量做到在不適合自己的市場風格中獲得中等業績,而在自己擅長的市場風格中表現得更為出彩。
私募排排網研究主管劉有華也認為,市場風格是不斷輪動的,因此投資風格單一的基金經理很難在大多數階段獲得亮眼業績。“優秀的基金經理應該在堅守自我的基礎上,蜂窩式擴充自身的投研能力圈。不過,切忌盲目進化,因為一個成熟的策略需要時間來打磨,策略進化也必定是循序漸進的過程。”
某私募研究員表示,私募黑馬能跑多遠需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因此投資者在選擇私募時也應該關注長期業績,唯有經過牛熊考驗和市場風格變化的私募業績才具有參考意義。
23:55 | 虛擬電廠“聚沙成塔” 夯實新型電... |
23:55 | 央行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
23:55 | 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 |
23:55 | 兩融余額重返2萬億元傳遞出三大積... |
23:55 | 多地部署下半年地產工作:力推樓市... |
23:55 | 標普報告體現對中國經濟向好前景信... |
23:55 | 多地發放新一輪消費券 乘數效應點... |
23:55 | 央行連續9個月擴大黃金儲備 專家表... |
23:55 | 7月份中國倉儲指數為50.1% 連續9個... |
23:55 | 7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5點... |
23:54 | 從“人機協同”向“自主執行”躍遷... |
23:54 | eSIM成萬物互聯“新鑰匙” 產業鏈...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