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遠
北京市近日印發《2023年市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清單》,提出著力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落實北京數字經濟促進條例,推動北京數據特區建設,開展數據基礎制度先行示范。這是各地發展數字經濟的一個縮影。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在互聯網和數字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數字經濟已成為支撐產業經濟增長的關鍵動能。各地出臺相關政策,打造數字經濟增長點,正是時候。
2022年,多地在數字經濟領域取得積極進展:北京市全年數字經濟實現增加值17330.2億元,占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1.6%,比上年提高1.2%;湖北省數字經濟增加值達到2.4萬億元,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福建省數字經濟增加值達2.6萬億元。此外,湖南省數字經濟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規模突破1.5萬億元;貴州省數字經濟增速連續七年居全國第一。
盡管取得了這些成績,但發展壯大數字經濟的任務依然很重。《“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展期,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剛剛印發的《質量強國建設綱要》中,多處著墨數字化,強調“開展質量管理數字化賦能行動,推動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質量改進等全流程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經濟社會的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已不可逆轉。數字化轉型不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道“必答題”。各地各部門要在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做好戰略部署,修好覆蓋面廣、融合度深、效益效率高的信息“高速路”,夯實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基礎,確保讓數字經濟安全地駛上“快車道”;各行各業要準確把握數字化轉型這一重大機遇,積極搭上“數字快車”,以數字技術賦能產業轉型升級,在數字化浪潮中做優做強,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據了解,多地對未來五年發展提出明確目標,并配有“實招”:瞄準數字經濟新賽道、部署新產業,打造個性化數字經濟“新名片”。如河北省計劃組織實施6個專項行動、20項重點工程,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完善數字社會治理體系,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隨著各地加快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創新融合,更具生命力的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一定會逐步建立起來。我們期待有著良好科技基礎、實體經濟基礎、人才基礎的北京市走在前列。
23:55 | 虛擬電廠“聚沙成塔” 夯實新型電... |
23:55 | 央行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
23:55 | 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 |
23:55 | 兩融余額重返2萬億元傳遞出三大積... |
23:55 | 多地部署下半年地產工作:力推樓市... |
23:55 | 標普報告體現對中國經濟向好前景信... |
23:55 | 多地發放新一輪消費券 乘數效應點... |
23:55 | 央行連續9個月擴大黃金儲備 專家表... |
23:55 | 7月份中國倉儲指數為50.1% 連續9個... |
23:55 | 7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5點... |
23:54 | 從“人機協同”向“自主執行”躍遷... |
23:54 | eSIM成萬物互聯“新鑰匙” 產業鏈...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