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夢澤
2023年,降價競爭成為汽車市場的主題。然而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降價年”過后隨之而來的往往就是“質量年”。站在這個節點上,呼吁全行業提高警惕就變得十分重要。
筆者認為,“降價潮”是車市發展的必然,在電動車和燃油車充分競爭的時候自然會出現。今年開年,乘用車市場同比下滑,但新能源車市場仍在增長。有專家測算,目前全國燃油車庫存在330萬臺左右。一邊是海量的積壓庫存,一邊是新能源車的強勢崛起,燃油車只能靠降價來獲得短暫的流量、抑制份額下滑趨勢。
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大幅降價無法改變能源技術的革新進程,更無法穿越周期。從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整體發展來看,這次降價甚至會起到催化作用,推動“油轉電”的進程。
于行業而言,部分品牌的市場定位和定價策略本就有待糾正,降價實際上就是“市場之手”在發揮效用;于民眾而言,部分品牌降價,不僅能夠培養和轉化更多潛在消費群體,也能讓民眾更加輕松地享受汽車帶來的便利。
然而,行業長期發展的“蜜糖”,可能也會成為企業短期經營的“砒霜”。如果車企為追求短期銷售而忽略品質和服務,對汽車行業也會帶來不良影響,進而影響長遠發展。因此,車企需要在降價促銷和品質服務之間找到平衡點,確保短期和長期利益的統一。
對此,筆者有幾點建議:一是應持續保持創新,打好價值戰才是穿越周期之本。價格戰不僅會導致品牌間的市場份額重新分配,還會加速汽車行業的洗牌進程。創新能力是車企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斷加強創新能力,才能推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從長遠看,市場還是要回歸到價值層面。因此,打價格戰不如打價值戰,穿越新老交替周期,需要通過價值的創造和提升來推動高質量發展。
二是應堅持差異化經營,筑牢品牌形象。價格戰,來得快去得也快。品牌形象是車企在市場中的重要資產,車企在降價競爭中不能舍棄品牌形象的維護和建設。同時,還要注重產品和服務的差異化,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和期望,提升品牌的美譽度和口碑。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高端品牌在市場競爭中往往可以最大程度抵消價格戰的影響。
三是應開展多位一體協同作戰,加強企業間聯合。市場波動下,廠商之間應加強合作,比如聯合研發新技術、共享供應鏈資源和市場營銷資源等,以此來應對競爭壓力與市場變化。通過合作,車企可以充分利用彼此優勢,共同打開市場,擴大市場份額。
23:55 | 虛擬電廠“聚沙成塔” 夯實新型電... |
23:55 | 央行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
23:55 | 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 |
23:55 | 兩融余額重返2萬億元傳遞出三大積... |
23:55 | 多地部署下半年地產工作:力推樓市... |
23:55 | 標普報告體現對中國經濟向好前景信... |
23:55 | 多地發放新一輪消費券 乘數效應點... |
23:55 | 央行連續9個月擴大黃金儲備 專家表... |
23:55 | 7月份中國倉儲指數為50.1% 連續9個... |
23:55 | 7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5點... |
23:54 | 從“人機協同”向“自主執行”躍遷... |
23:54 | eSIM成萬物互聯“新鑰匙” 產業鏈...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