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珂
科創板開市至今,已有近3個月的時間,隨著科創板注冊制運行逐漸平穩,其融資融券交易也進入平穩期。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iFinD數據統計,截至10月16日,科創板兩融余額合計50.5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增加3869萬元,其中,融資余額合計32.7億元;融券余額合計17.8億元。可以看出,與一個月前(9月16日)科創板兩融余額49.9億元,僅相差0.6億元。
“科創板兩融余額趨于平穩表明市場情緒已經有所平復,理性投資正在回歸。”上海邁柯榮信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徐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分析其原因,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目前看,科創板兩融余額趨于平穩,一方面原因是科創板股票上市至今,在經歷前期的市場活躍之后,目前已進入相對理性的階段,股票價格運行相對平穩,未來大幅上漲或下跌的空間逐步縮窄,靠融資融券來博取超額杠桿收益的可能性在逐步降低;另一方面,受前期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股價運行的影響,陸續新上市的個股表現出更強的向價值中樞回歸的傾向。
值得關注的是,科創板融資融券交易規則與主板不同。根據上交所規定,科創板股票自上市首日起可作為融資買入及融券賣出標的證券,上交所于每個交易日開市前公布當日科創板融資融券標的證券名單??苿摪骞善闭{出融資融券標的證券名單的相關安排按照《上海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的相關規定執行。
徐陽表示,科創板融資融券交易規則,有助于使科創板上市公司的股價更向內在價值靠攏,估值更為合理,很難會出現長期偏離內在價值的股票。
“從中長期看,科創板融資融券的交易,一方面,有利于擴大市場的交易量,有利于抬升個股的交易活躍度,另一方面,可以使市場更好的發揮價格發現功能,防止單邊的暴漲暴跌。”何南野表示。
在何南野看來,作為改革試驗田的科創板,應進一步優化兩融的相關機制,使得其兩融余額保持一定的規模。科創板市場價值發現、資源配置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才能更好地服務科創公司和實體經濟發展。
23:55 | 虛擬電廠“聚沙成塔” 夯實新型電... |
23:55 | 央行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
23:55 | 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 |
23:55 | 兩融余額重返2萬億元傳遞出三大積... |
23:55 | 多地部署下半年地產工作:力推樓市... |
23:55 | 標普報告體現對中國經濟向好前景信... |
23:55 | 多地發放新一輪消費券 乘數效應點... |
23:55 | 央行連續9個月擴大黃金儲備 專家表... |
23:55 | 7月份中國倉儲指數為50.1% 連續9個... |
23:55 | 7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5點... |
23:54 | 從“人機協同”向“自主執行”躍遷... |
23:54 | eSIM成萬物互聯“新鑰匙” 產業鏈...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