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冷翠華)探索風險減量新模式,筑牢基層防災減災防護網。12月12日,由中國災害防御協會、中國平安聯合主辦的“平安守護·防患未‘燃’”2024年基層應急能力提升公益活動在南京舉行。當天,中國平安旗下平安產險與中國災害防御協會聯合發布《城市重點消防安全與火災防控指引》系列科普叢書,與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機構聯合發布《科技賦能風險減量白皮書》。
其中,《城市重點消防安全與火災防控指引》匯聚了行業協會、高校、科研機構等對城市消防安全的多年研究,結合平安產險的30余年承保經驗、風控研究等多維實踐,深入剖析城市火災的災害與成因,解讀防控知識。《科技賦能風險減量白皮書》收錄了自然災害、安全生產、社會安全和新興風險等領域的國內外經驗及平安產險實踐,為中國完善了風險減量行業研究的空白。
平安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黃寶新表示,近年來中國平安積極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科技創新手段,探索“保險+科技+服務”風險減量新模式,深化與行業協會、學術機構的合作,助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以實際行動助力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據平安產險介紹,近年來通過廣泛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衛星遙感、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積極開展風險減量服務,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其中,平安產險自主搭建自然災害平臺——“鷹眼系統DRS2.0”構建了完整的自然災害地圖,覆蓋暴雨、臺風、雪災、干旱等十余種自然災害模型,打造了災害預警、風險篩選等重要功能。截至2024年9月,鷹眼系統累計發出預警臺風、暴雨、洪水等災害預警信息超93億次,覆蓋6210萬個人及企業客戶,有效幫助企業和個人提升防災減災應急能力。
(編輯 張明富)
23:55 | 虛擬電廠“聚沙成塔” 夯實新型電... |
23:55 | 央行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
23:55 | 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 |
23:55 | 兩融余額重返2萬億元傳遞出三大積... |
23:55 | 多地部署下半年地產工作:力推樓市... |
23:55 | 標普報告體現對中國經濟向好前景信... |
23:55 | 多地發放新一輪消費券 乘數效應點... |
23:55 | 央行連續9個月擴大黃金儲備 專家表... |
23:55 | 7月份中國倉儲指數為50.1% 連續9個... |
23:55 | 7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5點... |
23:54 | 從“人機協同”向“自主執行”躍遷... |
23:54 | eSIM成萬物互聯“新鑰匙” 產業鏈...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