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截至11月7日,除3家財險公司外,已有84家財險公司披露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前三季度的經營情況也隨之浮出水面。《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公開數據進行統計發現,今年前三季度,84家財險公司凈利潤約519億元,同比增長22%。其中,財險“老三家”(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和太保產險)凈利潤占行業凈利潤總額的84.3%;人保財險凈利潤獨占行業五成。
保險公司在資產端和負債端的表現皆會對其凈利潤產生影響。業內分析人士認為,今年前三季度,權益市場整體呈現大幅波動的特點,險資投資整體上承壓,投資收益率并不高,財險公司業績改善的主要原因來自負債端的改善。在看到前三季度財險業亮眼業績的同時,也必須直面當前財險公司經營中面臨的挑戰。
財險公司
凈利潤總額約519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84家財險公司共取得凈利潤約519億元,同比增長22%。84家財險公司中,60家公司實現盈利,比去年同期多5家。整體來看,經營業績較去年同期有明顯改善。
對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謝遠濤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道,今年前三季度,財險業整體凈利潤較去年更好,主要受益于承保端的業績改善。一方面,財險業的諸多險種如車險具有一定的剛需屬性,其保費收入受宏觀環境影響較小;另一方面,前三季度因為疫情時有反復,車輛出行減少,出險率和賠付支出也相應減少;此外,前三季度自然災害的影響好于預期,也有助于財險公司改善經營效益。
從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來看,今年前三季度,財險公司共取得原保險保費11533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0.03%,保險金額增長43.89%,賠款支出增長3.52%。由此可見,前三季度財險公司保費收入的增速明顯高于賠款支出的增速,保額大幅增長體現了財險業服務社會經濟的功能進一步提升。
謝遠濤分析認為,車輛出行減少帶來的出險率和賠付率降低只是階段性現象,自然災害的發生情況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盡管今年前三季度財險公司經營業績整體改善,但仍面臨諸多挑戰。例如,車險最重要的增量市場來自新能源汽車保險,但當前新能源車險的綜合賠付率明顯高于傳統汽車,給車險經營帶來挑戰;同時,部分非車險業務的長尾風險較大,需要險企在做大保費規模的同時,進一步提升風險防控能力等。
人保財險
獨攬行業一半凈利
前三季度,財險公司的馬太效應十分明顯。財險“老三家”(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和太保產險)凈利潤總額為437.3億元,占行業凈利潤總額的84.3%,其中,人保財險凈利潤占行業凈利潤總額的50%。整體來看,凈利潤超100億元的公司為人保財險和平安產險,凈利潤在10億元至100億元之間的公司有5家,凈利潤在1億元至10億元之間的公司有15家。虧損的公司有24家,其中6家凈利潤虧損超1億元。
人保財險的凈利潤絕對額不僅占全行業的一半,其增速也位居前列,前三季度其凈利潤同比增速為29.8%,遠超行業平均水平。今年前三季度,其取得原保險保費3810.24億元,同比增長10.2%;綜合成本率為96.5%,同比下降2.4個百分點。受資本市場波動影響,該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總投資收益3192.19億元,同比減少11.3%;實現凈利潤259.48億元,同比增長29.8%。
近日,東方證券分析師陶圣禹、唐子佩在研報中表示,疫情導致車險線下投保頻率下降,驅動存量保單續保線上化;疊加車險產品的標準化,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三家頭部險企市占率由2019年的67.2%提升至2021年的68.9%,主要是頭部險企規模優勢下的品牌效應,行業馬太效應還將逐步強化。
中小險企持續探索優化車險業務品質并大力發展非車險業務。渤海財險在其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一方面,加強車險業務品質管控,密切監控兩率(綜合費用率、綜合賠付率)指標;持續升級優化車險定價模型,進一步提升定價準確度。另一方面,推動非車險業務戰略性發展,前三季度共注冊開發81款非車險產品,為轉型發展豐富了產品供給。
謝遠濤表示,整體來看,財險公司間的經營分化明顯,中小財險公司面臨嚴峻的經營環境,需要結合自身情況,找到有特色的發展之路,打造差異化競爭能力,實現公司經營穩定。
20:27 | 達嘉維康:旗下達嘉維康再生醫學研... |
20:26 | 華星創業:股票價格表現受多重因素... |
20:26 | 駿成科技:公司液晶顯示器已廣泛大... |
20:26 | 鋒尚文化:公司暫未參與成都舉辦的... |
20:26 | 華僑城A:公司將聚焦主營業務,不... |
20:26 | 奧瑞金:犀旺品牌聚焦專業運動營養... |
20:26 | 世紀恒通:公司與新疆移動合作開展... |
20:26 | 京東方A:公司2025年上半年OLED產... |
20:26 | 華星創業:李劍持有的公司34666130... |
20:26 | 中富電路: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 |
20:26 | 優優綠能:公司持續關注西部大開發... |
20:26 | 美聯新材:公司控股孫公司輝虹科技...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