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瀟
“過去這半年,我們不盡完美,甚至暴露出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但公司一定會秉持務實的作風,在逆境中起舞。”8月22日,在永升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升服務”)2025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周洪斌表示,相信眼前的困難從來不是路障,永升服務的團隊會同心同德向前進,找到非常好的出路。
8月21日,永升服務發布2025上半年業績公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4.6億元,同比增長2.7%;歸母凈利潤為2.1億元,同比下降19.4%;綜合毛利率為18.6%,同比下降2.7個百分點。
持續優化布局
今年上半年,永升服務持續調整業務結構,降低非業主增值服務,同時聚焦100個重點城市的深耕戰略擴展。
8月22日,永升服務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上半年與母公司相關的關聯交易約0.95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為2.7%。隨著永升市場化拓展的持續推進,與母公司的關聯交易在永升業務中的占比將持續走低。
“自2019年以來,永升服務獨立市場化拓展的管理面積已長期穩定在70%至80%的行業高水平。去年全年永升服務的市拓飽和合同收入創15.8億元的歷史新高,今年上半年,這一數據也高達8.7億元,為半年度歷史新高。”永升服務相關負責人表示。
永升服務半年報顯示,基礎物業服務作為戰略支柱業務,貢獻了77.1%的營業收入,持續支撐公司營收穩健;社區增值服務完成戰略聚焦,收入占比為11.4%;非業主增值服務收入收縮,占比下降到7.8%,進一步降低了周期性業務對整體業績的波動影響。
不過,從盈利角度來看,永升服務上半年綜合毛利率有所走低,下降2.7個百分點至18.6%,歸母凈利潤同比也有所下滑。
“行業階段性波動確實給企業盈利帶來一定壓力。但我們認為,健康經營是企業持續提供優質服務的前提,因此,對于不符合戰略方向或經評估難以實現可持續經營的項目,公司秉持審慎原則,主動做出退出決策;永升服務自去年以來有序退出了部分非核心城市,進一步將資源聚焦于100個主要城市,確保高效、高質的運營服務。”永升服務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公司在二線及以上城市的布局占比已超過95%,后續也將持續優化區域布局、提升核心城市的服務密度和運營效能。
看好社區增值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永升服務管理層對社區增值業務表示看好,永升服務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周迪在業績會上表示:“我對社區增值服務其實還是蠻有信心的,未來毛利率應該會回到30%以上,在30%至38%之間,是一個可以去努力的方向,這取決于一些高毛利項目未來能否持續擴展。”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永升到家服務傭金增長近300萬元,共有5350名員工實現收入增長,單人最高年增收達7.3萬元,年增收超萬元的員工數超過600人。此外,社區驛站類服務從2024年開始啟動試點,截至2025年8月份,已在全國22個城市成功運營了近百家社區快遞驛站,并通過社區觸點網絡和空間資源,將快遞驛站及各類便民服務有機融合,公司計劃在2025年內新開設250家以上驛站,進一步擴大服務覆蓋范圍。
“預計未來我們在社區增值服務領域將更加專注于深耕,通過提升專業能力和品牌服務力來加深客戶黏性,預期將增值服務的毛利率維持在30%至35%左右。”永升服務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居住剛需”和“物業擅長”的到家服務、代收代寄、社區健康與養老照護、家庭教育與兒童服務等,都可能是行業突破的方向。
分紅方面,永升服務管理層表示,公司持續優化股東回報機制,2025年上半年派息率達到70%,派付約1.5億元股息。同時,公司承諾未來兩年派息率不低于50%,持續提升股東回報。
“公司堅定看好行業發展的空間和未來,物業的重要性和價值只會提升,不會降低。”永升服務相關負責人表示,永升服務的原則一直不變,堅守底線、堅守原則,在困難時期推動組織不斷進化,爭取未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永升服務的調整邏輯基本符合行業趨勢,當前物管行業整體估值處于低位,市場對物業費下降以及房地產鏈條壓力的擔憂較大。”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但從公司管理層釋放出對社區增值服務的信心來看,說明企業找到了方向,如果這些增值項目能夠快速形成規模,將成為業績增長的重要支點。
23:43 | 凱格精機上半年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23:43 | 永升服務對社區增值服務有信心 |
23:43 | 臥龍電驅加速推進全球化戰略 |
23:43 | 海能達構建全球“AI專網”版圖 |
23:42 | 博雅生物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2.51% |
23:42 | 洛陽鉬業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超六成 |
23:42 | 火電企業多元化布局謀發展 |
23:42 | 寵物經濟洞察:從養得起進階到養得... |
23:42 | 黃金產業鏈多家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 |
23:42 | 思創醫惠:關于使用部分閑置自有資... |
23:42 | 瑞泰新材:關于使用暫時閑置募集資... |
23:42 | 通達創智:關于使用自有資金支付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