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賀王娟
4月12日,國能日新發布2022年年報,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收3.6億元,同比增長19.78%,實現歸母凈利潤0.67億元,同比增長13.36%。截至收盤,國能日新股價大漲5.62%,報收90.01元/股,市值63.81億元。
財報顯示,2022年,國能日新主業業績增長明顯,其營收占比達70%以上的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產品實現2.6億元收入,同比增長30.49%。此外,公司在新能源并網智能控制產品方面實現營收0.55億元,同比增長16.29%。
對于業績的增長,公司表示主要系在新能源并網規模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及各項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促進新能源消納的政策陸續出臺,電網對于新能源電站的考核要求也日益趨嚴,使得新能源電站對高精度、長周期、多種類的功率預測數據服務和高性能并網智能控制產品的市場需求逐步提升。
具體來看,在其新能源預測產品中,2022年其功率預測服務費收入1.3億元,較上年增長17.65%,在功率預測升級改造方面實現收入0.6億元,較上年增長204.96%。此外,公司新能源發電功率預測產品毛利率67.50%,較上年增長3.64%。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功率預測屬于專業化程度較高的細分市場,具有明顯的專業知識壁壘、客戶資源壁壘和規模經濟壁壘。機構分析稱,在市場競爭中,盡管專業化廠商在規模及一體化方面有一定的劣勢,但能在產品和服務品質等方面能形成較強的競爭優勢,且隨著客戶規模的逐漸積累,規模經濟效應也將逐漸凸顯,行業競爭格局呈現出專業化廠商逐漸處于優勢地位的局面。
作為新能源功能預測的頭部企業,國能日新也持續加碼研發投入,其研發金額連續3年持續增長,據其年報顯示,2022年公司投入研發金額達0.63億元,相較于2021年的0.41億元,同比增長近54%。研發人員也增長明顯,從138人增長至191人。
此外,在新能源裝機比例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國能日新立足功能預測主業,穩步布局多元化業務,例如公司積極拓展電力交易輔助決策系統、虛擬電廠、儲能EMS等新興業務,市場認為,在新型電力系統和電力市場化交易改革的背景下,公司多元化布局有望為公司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編輯 張薌逸)
17:56 | 保險、體育、科技協同探索 眾安保... |
17:49 | 三聯鍛造:設立機器人及航空航天部... |
17:49 | 華信新材:東信和平是華信新材的主... |
17:49 | 陽谷華泰:公司將繼續推進收購波米... |
17:49 | 中遠海科:公司將持續關注主營業務... |
17:49 | 長亮科技:公司不涉及eSIM業務 |
17:49 | 道恩股份:公司主要生產熱塑性彈性... |
17:49 | 三聯鍛造:公司IGBT銅針式散熱基板... |
17:49 | 力星股份: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 |
17:49 | 超頻三:公司將結合行業發展動態和... |
17:49 | 金春股份: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 |
17:49 | 長亮科技:公司已經制定了市值管理...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