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公募基金又出現年度業績翻番的案例。在監管層大力推動權益類基金發展的背景下,主動權益基金業績翻番,給公募基金行業發展帶來曙光。
據本報報道,截至11月14日,廣發雙擎升級今年以來的收益率達到101.28%,成為今年首只收益翻番的主動型基金。同時,廣發醫療保健、銀華內需精選、博時醫療保健行業A、廣發創新升級、農銀匯理醫療保健主題、中歐醫療健康6只基金今年以來收益率均超過90%,離翻番只有一步之遙。總體來看,今年是權益基金當之無愧的業績翻身年,股票方向基金大幅跑贏指數。
權益基金業績亮眼,與今年股市的特點密不可分。一方面,基金重倉的白馬股在外資涌入的背景下迭創新高;另一方面,績差的“地雷股”大多不在基金投資視野之內,使基金成功“避雷”。
盡管權益基金業績出色,但仍面臨“叫好不叫座”的窘境。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份額分別增加1154億份和78億份,增幅分別為15.26%和0.51%;在基金總規模的占比分別為5.88%和12.03%,與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的22.4%和58.97%相比仍然偏小。這一狀況與公募基金的銷售渠道以銀行為主有關。銀行渠道通常“后知后覺”,往往等到基金“賺錢效應”非常明顯時,才會開始主推權益基金。
但筆者認為,目前權益基金仍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一方面,在外資持續入市的背景下,藍籌白馬股仍將受到資金青睞。只要股市不出現系統性下跌,權益基金仍有很大機會獲得超額收益。同時,房價高位盤整、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下行,權益基金的比較優勢不斷顯現;另一方面,監管層正在不斷完善基金銷售體系,基金投顧試點并鋪開之后,如果能較好地解決銀行渠道傭金導向的弊端,真正站在投資者角度做好資產配置,權益基金的配置作用將能夠真正地發揮出來。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因素是,之前困擾基金公司發展權益基金的人才流失問題正在得到緩解。目前,公轉私的難度和成本都在上升,私募基金行業的馬太效應愈演愈烈,明星基金經理轉私之后很難迅速做大規模,相應的,公募基金的平臺優勢逐漸顯現,這將有助于改善基金公司留不住人的困境。
17:56 | 保險、體育、科技協同探索 眾安保... |
17:49 | 三聯鍛造:設立機器人及航空航天部... |
17:49 | 華信新材:東信和平是華信新材的主... |
17:49 | 陽谷華泰:公司將繼續推進收購波米... |
17:49 | 中遠??疲汗緦⒊掷m關注主營業務... |
17:49 | 長亮科技:公司不涉及eSIM業務 |
17:49 | 道恩股份:公司主要生產熱塑性彈性... |
17:49 | 三聯鍛造:公司IGBT銅針式散熱基板... |
17:49 | 力星股份: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 |
17:49 | 超頻三:公司將結合行業發展動態和... |
17:49 | 金春股份: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 |
17:49 | 長亮科技:公司已經制定了市值管理...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