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基金發行太火爆。截至3月18日,新成立基金規模突破1萬億元大關,同比增加近1倍。其中,權益類基金成立規模接近9000億元,占比近九成。
盡管春節之后受白馬股大跌的影響,新基金發行有所降溫,但年初以來的基金成立規模依然快速突破1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Wind數據顯示,按照基金成立日期統計,截至3月18日,2021年以來共成立351只新基金,合計募資規模10063億元,去年同期新成立基金規模為5159億元,同比增幅高達95%。
在基金發行歷史上,只有2015年、2019年和2020年這3年新發基金規模超過1萬億元。其中2020年用了近6個月時間,新基金發行才超過1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權益類新基金占比進一步大幅提高。截至3月18日,今年以來權益類新基金成立規模為8929億元,在全部新基金中占比88.73%,比去年高出24.44個百分點。
從成立規模來看,今年以來新成立15只百億規模基金,其中14只為權益類產品。如考慮比例配售因素,實際新基金認購規模超過100億元的產品至少有30只。從基金公司來看,成立新基金規模超100億元的基金公司達29家,廣發、易方達、南方3家基金公司今年新成立基金募集規模超500億元。其中,廣發基金旗下16只各類新基金募資規模合計1025.62億元。
今年以來的新基金發行呈現出“前高后低”的走勢,春節前新基金發行異常火爆,春節后出現明顯降溫。
據統計,春節前的一個多月,新基金成立規模超過了7000億元,基民加速入場,基金重倉的白馬股也出現了大幅上漲。
春節之后,隨著白馬股大跌,權益類基金發行明顯放緩,單只募集規模出現明顯下降,固收+、債券等穩健類新基金產品更受市場歡迎。
面對熱度顯著降低的基金發行市場,業內人士呼吁理性看待基金發行。華南一家公募投資總監表示,“公募基金向來具有靠天吃飯的特征,與權益市場緊密相關的偏股基金更是如此。我們需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基金發行市場熱度,不在市場情緒高漲時盲目布局新品,也不能在市場低迷之時隨意改變基金發行計劃。”
17:56 | 保險、體育、科技協同探索 眾安保... |
17:49 | 三聯鍛造:設立機器人及航空航天部... |
17:49 | 華信新材:東信和平是華信新材的主... |
17:49 | 陽谷華泰:公司將繼續推進收購波米... |
17:49 | 中遠海科:公司將持續關注主營業務... |
17:49 | 長亮科技:公司不涉及eSIM業務 |
17:49 | 道恩股份:公司主要生產熱塑性彈性... |
17:49 | 三聯鍛造:公司IGBT銅針式散熱基板... |
17:49 | 力星股份: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 |
17:49 | 超頻三:公司將結合行業發展動態和... |
17:49 | 金春股份: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 |
17:49 | 長亮科技:公司已經制定了市值管理...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