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何文英
保稅維修作為外貿新業態被稱為“全球修”,是裝備制造企業轉型創新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新賽道。與傳統的綜保區(綜合保稅區)保稅維修業務相比,支持在綜保區外、自貿試驗區內開展大型裝備保稅維修業務,即“區外保稅維修業務”,目前已成為裝備制造行業搶道新市場、布局新業態的重要通道。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建重工集團首席科學家劉飛香表示,當前大型裝備(盾構機)區外保稅維修業務在落地中面臨著缺少國家層面的系統性指導性的政策體系、缺乏國家層面強有力的路徑支撐等難題,企業爭取“兩頭在外”保稅維修業務時有些“瞻前顧后”。針對這些痛點,劉飛香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議:
一是建議國家層面加快出臺自貿試驗區“兩頭在外”保稅維修指導性政策。商務部牽頭,財政部、生態環境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按職責分工負責,加快出臺自貿試驗區“兩頭在外”保稅維修管理規定及實施細則,包括但不限于簡化手續、減免稅費、綠色通道、動態調整維修產品目錄、支持區內設立全球大型裝備(盾構機)分撥中心并享受免稅政策等,支持區內海關高級認證企業參照綜合保稅區維修產品目錄及相關要求,開展盾構機等工程機械領域大型裝備“兩頭在外”保稅維修業務,為地方政府開展自貿試驗區“兩頭在外”保稅維修提供前置依據和政策指引。
二是建議國家層面制定多部門綜合監管方案。從國家層面推動建立商務、財政、生態環境、海關、稅務等部門涉自貿試驗區“兩頭在外”保稅維修全鏈條監管機制,充分授權自貿試驗區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對所支持項目的監管等事項承擔主體責任,參照自貿試驗區“兩頭在外”保稅維修管理規定相關要求,支持企業開展相關業務,為地方政府出臺配套細則提供政策依據和路徑支撐。
三是建議國家層面建立首創型、標志性重大功能性區外保稅業務項目支持機制。以盾構機為代表的自貿試驗區內保稅維修業務是一項開創性業務,其承接企業直接承載著“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為同行增福祉”的使命,其首次承擔區外保稅業務涉及場景建設、項目平臺、制度創新等方面投入時具有一定風險性,建議國家層面對全國首創型、標志性重大功能性區外保稅業務項目給予揭榜領題、項目激勵、試點政策等方面支持機制。
(編輯 喬川川)
23:55 | 虛擬電廠“聚沙成塔” 夯實新型電... |
23:55 | 央行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
23:55 | 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 |
23:55 | 兩融余額重返2萬億元傳遞出三大積... |
23:55 | 多地部署下半年地產工作:力推樓市... |
23:55 | 標普報告體現對中國經濟向好前景信... |
23:55 | 多地發放新一輪消費券 乘數效應點... |
23:55 | 央行連續9個月擴大黃金儲備 專家表... |
23:55 | 7月份中國倉儲指數為50.1% 連續9個... |
23:55 | 7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5點... |
23:54 | 從“人機協同”向“自主執行”躍遷... |
23:54 | eSIM成萬物互聯“新鑰匙” 產業鏈...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