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開市交易后,安集科技頗受關注,這家行業龍頭公司處于半導體產業鏈上游材料核心環節。近年來安集科技與相關企業多方合作研發,打破了國外廠商對集成電路領域化學機械拋光液的壟斷,實現了“國產替代”突破,提升了我國半導體產業的自主供應能力。如今,安集科技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化學機械拋光液已在130-28nm技術節點實現規模化銷售,應用于8英寸和12英寸的主流晶圓產線中。
我國半導體行業正穿越周期,吹響國產替代的進軍號。來自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集成電路設計業、制造業以及封測業都在快速增長,全行業合計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0.69%。而整個產業能實現高質量增長,國產替代功不可沒。根據中國電子專用設備工業協會數據,2018年國內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為85億美元,國產化率僅22%,有著較大的替代空間。目前國內廠商仍處于技術追趕期,國內廠商與全球龍頭技術差距正在逐漸縮短,未來3至5年將是半導體設備國產替代黃金戰略機遇期。當下,在上游,國內半導體原廠的實力在增強,在下游,國內電子終端產品制造商強烈意識到本土產品和資源對于維持和促進其穩定發展的重要性,相比過往更加愿意以性能替代等方式使用本土產品來替換部分國外產品。
事實上,經過多年的強勁發展,今天我國通信行業占據了全球半導體高端通信設備制造產業的半壁江山。在通信基帶芯片、射頻器件、光芯片等領域均已取得突破,逐漸開始實現國產替代。而目前的國際半導體設備市場集中度高,主要由美日荷廠商壟斷。就局部而言,每一大類設備市場均呈現寡頭競爭格局,前兩名廠商占據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因此,核心科技自主可控已成為我國加大力度支持的領域。“國產替代”已然成為國內半導體投資的核心邏輯。
從全球宏觀經濟角度觀察,半導體行業成長動能不減。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協會(WSTS的統計數據,在PC、手機及平板電腦、消費電子、工業和汽車等應用帶動下全球半導體銷售額近30年增長50倍,年復合增速達15%。2017年,我國半導體銷售額255億美元,占全球比重6.19%,較1999年成長超過600倍。近5年中國半導體銷售額增速均超過20%,遠高于全球半導體行業增速。同時,在工業自動化、人工智能產品、物聯網、汽車電動化等多方需求帶動下,預計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4910億美元。隨著5G通信建設帶來的信息傳遞處理需求爆發,芯片需求有望維持高增長。與此同時,新一代信息科技、網聯智能化生活模式將帶動半導體產業鏈進入新一輪高景氣度周期。一方面,下游PC、手機、家電、通信、安防等產業本土品牌崛起,市場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國內半導體產業在模擬IC、邏輯IC、分立器件等領域已涌現出不少具備全球先進技術水平的企業。以核心元件領域為例,上游核心設備、OLED面板、化合物半導體、射頻前端、半導體封測等都已是有望實現國產替代加速的領域。
半導體是個高度全球化、高度分工與合作的國際化產業,我國想要后來居上,除了大力發展上游半導體材料,還亟需建立一個極為完善的半導體產業鏈。相比較而言,半導體材料的技術門檻要高于其他電子及制造領域相關材料,其具備純度要求高、工藝復雜等特征,在研發過程中需要下游對應產線批量測試。同時,對應芯片制造過程的不同,下游廠商對材料使用需求的不同,導致對應材料的參數也有所差異。因而,半導體材料公司不僅要在某個產品上做大規模,還要豐富更多的產品線,由此構建國產材料的新生態和競爭力。
安集科技所在的CMP拋光材料及光刻膠輔助材料,2018年全球/國內市場空間分別為18.5億美元/2.8億美元、21.5億美元/3.1億美元,相關產品需求有望隨半導體產業技術迭代而進一步增長。安集科技現在面臨的困難是,如何在激烈的競爭格局下通過國產替代后來居上:進入集成電路技術世界先進行列,實現化學機械拋光液產品在14-10nm技術節點的商業化,持續擴大公司業務規模,晉身全球化學機械拋光液和光刻膠去除劑的主流供應商,提升關鍵材料成本競爭力,這都需要錘煉硬功夫。已在資本市場嶄露頭角的安集科技任重道遠。
我們期待安集科技在半導體行業吹響國產替代進軍號的征程中,繼續充當排頭兵,更期待我國半導體行業在國產替代中更上層樓。
15:20 | 中旗新材:關于公司股東協議轉讓部... |
15:20 | 金帝股份:關于使用暫時閑置募集資... |
15:20 | 茂萊光學:關于使用部分閑置自有資... |
15:20 | 麥加芯彩:關于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 |
15:20 | 中瓷電子:關于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 |
15:20 | 東方電氣:2024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 |
15:20 | 蘇墾農發:關于選舉公司董事、董事... |
15:20 | 龍蟠科技:關于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暨... |
15:20 | 國電南瑞:關于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 |
15:20 | 冀東裝備:關于為子公司提供融資授... |
15:19 | 芯碁微裝:關于選舉第三屆董事會職... |
15:19 | 招商證券:關于間接全資子公司為全...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