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大聯歡、全球債市重回2016、黑金黃金雙金閃耀……今年,股牛債牛商品牛個個都牛,上演了一出風險資產與避險資產齊飛的奇景,在全球貨幣政策寬松預期持續發酵的當下,流動性造牛成為金融市場的主旋律,模糊了投資者對風險偏好的判斷。
然而,股牛債牛商品牛,總有一個會更牛。分析人士指出,流動性能造牛,但真正的健康牛,離不開基本面的支撐。基本面可能還不是短期內大類資產波動的主導因素,但卻會是中長期資產輪動的勝負手。
股票市場大聯歡
月初迎來小暑,全球股市早已大熱。7月首周,標普500指數和道瓊斯工業指數攜手再創歷史新高,納斯達克指數重回歷史高點附近,美股十年牛市繼續火辣上演。
歐洲股市不甘示弱,德國DAX指數實現連續第五周上漲,周中創下2018年8月以來新高;法國CAC40指數則在連漲五周之后,已逼近2018年5月份高點,后者也是2008年以來該指數的最高點位;歐洲證券交易所100指數則已成功改寫歷史高位紀錄。從主要國家指數來看,今年歐洲股市漲幅僅稍遜于美國。
亞太股市表現處于第三梯隊,但也可圈可點,尤其是新西蘭和澳洲股市的風頭甚至不輸于歐美市場。截至7月5日,今年新西蘭NZ50指數累計上漲20.48%,澳洲標普200指數上漲19.57%,漲幅都在標普500指數之上,僅略低于納斯達克指數。亞太其它主要股票市場亦收獲下半年的開門紅,其中A股上證綜指周漲1.08%,滬深300指數漲1.77%,在這場全球股市的大聯歡中唱出了“中國好聲音”。
股市無疑是當下金融市場上耀眼的明星。然而,債券市場也不弱。通常來說,權益和固收資產是此消彼長的關系,“蹺蹺板現象”為人熟知,但今年股債市場竟握手言和、攜手共舞,呈現出股市共債市一色的奇景。
全球債市重回2016
盛夏時分,債市行情如火如荼。自2018年四季度以來,全球債券市場掀起新一輪上漲,債券收益率水平持續下行。
從作為全球債市風向標的美債來看,2018年11月初,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突破3.2%,創下2011年5月以來新高,但隨后掉頭急跌,到今年6月末跌至2%,7月首周一度跌破1.95%,較去年第四季度高點下行超過120個基點。如今,10年期美債收益率已跌至2016年11月水平。要知道,全球債券收益率的低點是在2016年6、7月份創出的。美債收益率水平距歷史低位已經不遠。
不少歐洲國家國債收益率已經跌穿了2016年的大底。7月5日,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0.39%,已較2016年7月低點低出15個基點。另一歐洲主要國家——法國的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已跌至-0.13%,2016年最低時為0.09%。
在全球債市收益率向著2016年低位靠攏的時候,全球負利率債券陣營正不斷壯大。英為財情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5日收盤,全球范圍內10年期國債收益率處于負值的國家已達到10個,分別是丹麥、奧地利、德國、日本、比利時、法國、瑞典、瑞士、芬蘭和荷蘭。歐洲成為負利率債券的主要陣地,長債利率為負的國家尚且達到9個,中短期國債收益率低于零值的情況更是普遍。數據顯示,到今年6月份,全球負收益率債券總額已達到12.5萬億美元,超過2016年高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黑金黃金雙金閃耀
風險資產與避險資產聯手唱戲的場景,也正在商品市場上演。
2019年伊始,國際油價抽身反彈,與全球股市新一輪上漲交相輝映,成為風險資產共振上漲的生動寫照。4月份,國際油價一度較2018年年底價位上漲超過40%。盡管4月下旬以來,油價從60美元/桶關口上方重新回落,但截至7月5日,NYMEX原油期貨收報57.73美元/桶,仍較2018年底上漲超過27%,布倫特原油期貨收報64.44美元/桶,較2018年底上漲將近20%。如此漲幅,并不亞于全球主要股指。
中國市場則在演繹一出“瘋狂的石頭”。今年以來,鐵礦石是國內商品期貨市場的絕對主角。大連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從2018年12月最低的448元/噸起一路上漲,7月首周突破900元/噸大關,最高漲至911.5/噸,最多時較2018年低點上漲103%;7月5日收盤報833.5元/噸,今年以來累計漲超69%。
業內人士認為,鐵礦石大漲,有著特殊的供給側因素的刺激,但也難言大宗商品需求的驅動,與股票、原油等風險資產躁動有著內在的聯系。
與此同時,具有避險資產屬性的貴金屬也在今年以來表現不俗。黃金價格先后在今年1-2月和5-6月走出兩波上漲行情。6月25日,COMEX黃金期貨最高漲至1442.9美元/盎司,創下逾六年新高;7月5日收報1401.2美元/盎司,年初以來累計上漲9.36%。
流動性造牛
中金公司研究發現,今年以來,全球大部分資產均實現了上漲,這與2018年大類資產普跌的局面幾乎截然相反。德意志銀行的研究也發現,其追蹤的所有38種主要資產在6月總回報為正,自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以來只發生過兩次,第一次發生在今年1月。換句話說,今年1月和6月是過去12年中僅有的所有資產都獲得正回報的兩個月份。
“風險資產”和“避險資產”集體大漲模糊了投資者對風險偏好的判斷。立足于基本面的邏輯,風險資產與避險資產齊飛的局面,有著天然的矛盾。經濟如果好,則避險資產易跌,風險資產易漲;經濟如果差,則避險資產易漲,風險資產易跌;如果是經濟平穩,避險和風險資產則容易陷入震蕩,難以走出今年這般明顯的行情。很顯然,關鍵不在于基本面。
高盛指出,今年所有資產齊漲的最終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貨幣寬松。中金公司報告亦指出,今年全球大類資產上漲主要受貨幣政策重新放松的驅動。而從以往來看,貨幣政策放松,的確是最可能引發股債齊漲的時候,背后的原因是流動性的充裕對幾乎所有資產都具有普惠效應——對股票而言,可促使估值修復;對債券而言,可拉低無風險利率;對商品而言,可修復需求和通脹預期。
2018年11月以來,全球債市收益率下行的過程還伴隨著債券期限利差的收斂,隱含了市場對經濟增長放緩、貨幣政策重歸寬松的預期。今年3月起,美國10年與3個月期國債收益率發生倒掛,為次貸危機以后首次出現。從歷史上看,3個月與10年期美債收益率倒掛是經濟衰退、美聯儲降息的良好前瞻指標。自今年6月以來,特別是在德拉吉講話以及美聯儲6月FOMC會議后,市場出現了第二波寬松預期浪潮。即便最新公布的6月非農數據超預期,市場仍預期美聯儲7月份降息的概率達100%。
在美聯儲走向十字路口的時候,今年以來新西蘭、澳大利亞等發達經濟體和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經濟體已啟動降息,全球貨幣政策已走上邊際寬松的道路。
一言蔽之,流動性造牛是當下金融市場的主旋律。
健康牛仍需基本面支撐
股牛債牛商品牛,總有一個會更牛。
對于股市而言,當下經濟基本面似乎正在朝著不利的方向發展,政策寬松預期成為估值擴張的主要驅動因素。未來的隱憂在于,單輪驅動模式是否可以持續?尤其是一些發達經濟體股市已持續上漲多年,如果經濟衰退的預期兌現,可能導致股市出現較大波動。
對于債市而言,基本面和政策面預期均構成利好,認為全球債市收益率有望創出新低的機構并不少。但是,經濟衰退預期到底會不會或者會在多大程度上照進現實?當前全球經濟的確出現了一些放緩的跡象,但還談不上衰退,主要是市場預期有所變化,債市收益率持續快速下行已經充分消化了市場預期的變化。未來需警惕的是基本面韌性可能超出預期,市場與貨幣政策大幅放松的預期或許面臨修正。
對于商品市場而言,供給側的影響不容小視,這在油價、鐵礦石價格乃至中國市場的生豬價格走勢上都有體現,但是需求端往往是決定長期走勢的關鍵。在全球經濟復雜性上升、穩定性下降的形勢下,商品市場可能更多會以階段性、結構性行情為主。
研究人士指出,流動性能造牛,但真正的健康牛,離不開基本面的支撐。基本面可能還不是短期內大類資產波動的主導因素,但卻會是中長期資產輪動的勝負手。正如高盛報告所稱,只有增長最終將成為驅動跨資產和資產內部順周期輪換的主要動力。
相比之下,當下人民幣資產低估值使其具備更多的應對不確定性的緩沖空間。市場人士指出,在美聯儲趨于降息的形勢下,資金可能重新流向新興市場,其中具有更好增長優勢和估值優勢的國別資產將更加受益。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外資流向中國市場的痕跡十分明顯,下半年中國市場有希望演繹股債雙牛,商品市場仍存在結構性機會。
19:55 | 銅冠銅箔今年上半年凈利潤扭虧為盈... |
19:28 | 華潤集團再添新成員 康佳專業化整... |
19:18 | 禮來亮相2025中國肥胖大會 與體重... |
19:08 | 樂心醫療2025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 |
19:01 | “羲和一號”AI醫療大模型破解臨床... |
19:00 | 重點項目集中交付 同興科技今年上... |
19:00 | 畢得醫藥新管理層完成公開亮相 未... |
17:50 | 證監會同意膠版印刷紙期貨及期權等... |
17:47 | 特步新一代冠軍版跑鞋160X 7代發布... |
17:45 | 蔚來換電貫通G318川藏線 董事長李... |
17:38 | ?西普會2025啟幕 中康科技提出健... |
17:03 | 方建華:SOFC在“AI能源困局”下迎...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