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曉玉
7月23日,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社交媒體發布高管團隊與神秘新車的合影,引發行業關注。據行業消息稱,這款覆蓋黑布的新車將是長城汽車首款超豪華跑車,搭載自主研發的4.0TV8雙渦輪增壓混動系統,綜合功率達1000馬力,0—100km/h加速低于2.5秒,直接對標法拉利SF90等國際頂級超跑。
這一產品的預熱恰逢長城汽車交出歷史最佳季度業績。“當行業告別補貼紅利,真正的技術底蘊將成為分水嶺。”長城汽車首席增長官李瑞峰近期在接受采訪時強調。
堅持多動力路徑協同發展
數據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長城汽車營收523.48億元,同比增長7.78%,環比增長30.81%,是歷史最佳的第二季度營收表現;二季度凈利潤45.86億元,同比增長19.46%,環比增長161.91%,是歷史最好的單季度凈利潤表現。
2025年第二季度,長城汽車以技術為驅動,不斷優化產品矩陣結構,致力實現商乘并舉,強化智能新能源、越野再進階和全球化三大長板,累計銷量31.30萬輛,同比增長10.07%,環比增長21.87%,為歷史最佳的第二季度銷售表現。其中二季度新能源車型銷售9.79萬輛,同比增長33.7%,環比增長56.4%。
長城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第二季度,公司正式開啟全新產品周期,在坦克300、哈弗二代梟龍MAX、魏牌全新高山等新車型帶動下,實現銷量、營收及凈利潤同環比均增長的態勢。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能源技術路線選擇上,行業曾出現對增程式技術的集中追捧,但長城汽車選擇了差異化的技術路徑——自主研發Hi4智能四驅電混技術體系,形成覆蓋標準版、性能版、泛越野、強越野及商用車的全場景解決方案。李瑞峰對記者表示:“多動力路徑協同發展,才能抵御單一技術路線的市場風險。”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副秘書長胡麒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談道:“長城汽車的Hi4技術體系體現了對用戶場景需求的深度洞察,其模塊化設計思路既保證了技術延展性,又避免了單一技術路線的市場風險,在混合動力成為過渡主流的背景下,高效內燃機與電驅動系統的協同創新將成為未來5年到10年的技術競爭焦點。長城汽車的多動力路徑布局展現了前瞻性思考。”
從“產品出海”到“生態出海”
全球化方面,長城汽車通過研、產、供、銷、服全面出海完成從“產品出海”到“生態出海”的跨越,現有海外銷售渠道超1400家,海外總銷量突破200萬輛。公告顯示,長城汽車2025年第二季度海外實現新車銷售10.68萬輛,持續穩步增長。
今年3月,長城汽車正式發布“ONEGWM”全球戰略,以一個長城的力量,整合全球資源,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品和品牌。5月,在華訪問的巴西總統盧拉會見了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雙方就長城汽車在巴西的進一步深耕達成共識。6月,長城汽車還在巴西獲GreatPlacetoWork(GPTW)認證。
在“ONEGWM”戰略的指引下,長城汽車加快全球化布局,深化本地化運營,不斷提升品牌在海外市場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據介紹,在研發方面,長城汽車已在全球建立了多個研發中心,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人才,針對不同市場的需求和法規標準,開展針對性的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在生產制造方面,長城汽車已在海外建成多個生產基地,實現本地化生產,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供應效率。在供應鏈方面,長城汽車積極與全球優質供應商合作,構建穩定、高效的供應鏈體系,確保產品質量和供應穩定性。
在銷售和服務方面,長城汽車不斷完善海外銷售渠道和服務網絡,為用戶提供便捷、高效的購車和售后服務體驗。同時,長城汽車還積極開展品牌營銷活動,通過舉辦試駕體驗、賽事活動等方式,讓更多海外用戶了解和認可長城汽車的產品和品牌。
國海證券研報顯示,長城汽車海外競爭力不斷加強,全球化戰略有望持續推進。公司新品密集上市,智駕導入提速。公司海外競爭優勢穩固,盈利確定性較高,隨著未來產品推出,公司銷量整體趨勢向上,預計公司未來收入等業績指標持續向好,看好公司未來發展。
胡麒牧分析:“長城汽車在重點市場采取差異化產品策略——新興市場突出性價比,成熟市場強調技術溢價,這種分層打法有效規避了同質化競爭。即將推出的超豪華跑車,也將作為長城汽車全球化進程中的一張新名片,進一步提升品牌在全球的影響力。”
(編輯 喬川川)
23:55 | 虛擬電廠“聚沙成塔” 夯實新型電... |
23:55 | 央行開展7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
23:55 | 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 |
23:55 | 兩融余額重返2萬億元傳遞出三大積... |
23:55 | 多地部署下半年地產工作:力推樓市... |
23:55 | 標普報告體現對中國經濟向好前景信... |
23:55 | 多地發放新一輪消費券 乘數效應點... |
23:55 | 央行連續9個月擴大黃金儲備 專家表... |
23:55 | 7月份中國倉儲指數為50.1% 連續9個... |
23:55 | 7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5點... |
23:54 | 從“人機協同”向“自主執行”躍遷... |
23:54 | eSIM成萬物互聯“新鑰匙” 產業鏈...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