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9月9日,最高檢聯合最高法、公安部、中國證監會召開“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犯罪為資本市場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新聞發布會,發布5個依法從嚴打擊證券犯罪典型案例。
中國證監會稽查局副局長劉永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隨著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工作的深入推進,證券市場違法多發高發勢頭得到初步遏制,市場生態持續凈化,從嚴監管氛圍逐步形成。從近期證監會依法查辦案件看,證券違法行為有三個新的特點:
一是財務造假違規信息披露案件時有發生。供應鏈金融、商業保理等新業態、新模式逐漸成為掩蓋造假的“馬甲”,個別案件呈現系列化發展態勢。大股東資金占用、違規擔保等多種套取公司資金方式,嚴重損害上市公司利益。企業從事證券違法行為與債券違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等風險隱患相互交織。
二是操縱市場專業化、鏈條化、圈子化特征突出。大股東高比例質押上市公司股票,滋生“偽市值管理”不良動機,伙同配資中介、市場掮客、股市“黑嘴”、資管機構形成灰黑利益鏈條。“云分倉”配資技術、程序化交易、高頻交易等信息化、智能化工具迭代升級迅速,成為異常交易監控、行政調查取證的新挑戰。
三是并購重組領域仍為內幕交易違法“重災區”。實控人、董監高等“上市公司內部人”內幕交易多發,標的公司、對手方高管涉案亦呈高發態勢,內幕信息管控存在缺陷。窩案、串案增多,借用賬戶實施內幕交易現象較為普遍,避損型內幕交易時有發生。
(編輯 李波)
00:07 | 從“能動”到“智能” 中國機器人... |
00:07 | ?證監會嚴查*ST高鴻財務造假:擬... |
00:07 | 加速構建腦機接口“熱帶雨林式”創... |
00:07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指導意見 貫徹落... |
00:07 | 北京樓市新政出爐——符合條件家庭... |
00:07 | 從快遞中感受中國經濟的穩與進 |
00:07 | 首發經濟發展勢頭強勁 持續引燃消... |
00:07 | 重拳出擊肅清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亂象 |
23:57 | 費率低至0.1折 中小銀行代銷基金再... |
23:57 | 險資持續掃貨銀行H股 高股息資產配... |
23:57 | “百億私募陣營”成員微調 量化機... |
23:57 | 機構調研券商 聚焦財富管理轉型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