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近年來,隨著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消費觀念轉變,以及Z世代等新興消費群體成為市場主力,“為自己花錢”“為情緒買單”的消費邏輯持續強化,推動“悅己經濟”從小眾賽道成長為萬億元級市場。
筆者認為,“悅己經濟”不僅重塑了消費市場結構,更通過激活多元需求、推動供給創新,為經濟增長提供新動能。
一是重塑消費市場結構,從“必需”向“悅己”傾斜。
在傳統消費中,食品、服裝等生存型消費占主導,而如今,寵物用品、潮玩手辦、高端個護等情感型消費占比持續攀升。泡泡瑪特近日發布的公告顯示,預計上半年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不低于200%;預計溢利(不包括未完成統計的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較去年同期增長不低于350%。這也印證了消費結構的深層變化——消費者不再只簡單關注商品的實用功能,還看重其帶來的精神滿足和情感共鳴。
二是激活多元需求,消費邊界不斷拓寬。
“悅己經濟”并非年輕人專屬,不同年齡層和不同消費群體都在追求更高的產品品質、更愉悅的消費體驗:年輕人為興趣買單,熱衷于潮玩、漢服等亞文化消費;中年人通過健身、康養消費緩解生活壓力;老年人也開始追求旅游、攝影等精神層面的享受。分場景來看,從居家場景的香薰、智能按摩設備,到戶外場景的露營裝備、運動器材,再到社交場景的小眾珠寶、定制禮品,“悅己”需求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多點開花的消費格局。
三是推動供給創新,倒逼產業升級與服務優化。
為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企業不斷創新產品與服務:美妝品牌推出“定制色號”,寵物行業提供“行為訓練”等細分服務,文旅企業開發“小眾目的地深度游”等產品。這種“需求牽引供給”的模式,不僅推動了傳統產業的高端化、精細化轉型,還催生了潮玩設計師、寵物溝通師等新興職業,形成了“消費升級—產業創新—就業擴大”的良性循環。
當然,“悅己經濟”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一些挑戰,例如,部分領域存在“價格虛高”等現象,產品性價比與情感價值不匹配;小眾品類的質量監管仍有盲區,消費者維權成本較高。
筆者相信,接下來,隨著市場監管的完善、企業供給能力的提升,以及消費者理性消費意識的增強,“悅己經濟”將朝著更加健康、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其所蘊含的個性化、情感化消費潛力,也將持續為消費升級注入新動能。
23:38 | 越過“四重門” 人形機器人產業加... |
23:38 | 科創債新規落地滿三個月:一二級市... |
23:38 | 兩融余額突破2萬億元關口 創十年新... |
23:38 | 券商投顧要全方位提升執業能力 |
23:38 | 年內A股公司披露431單回購計劃 注... |
23:38 | 7月份全球制造業PMI為49.3% |
23:38 | 標準化引領高質量發展 |
23:38 | “中國游”“中國購”持續升溫 旅... |
23:38 | 錨定2027年核心產業規模突破500億... |
23:38 | AI人才爭奪戰愈演愈烈 上市公司開... |
23:38 | 技術突破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類腦智... |
23:38 | 第四十一期:投資者如何選擇合適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