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近期,接二連三的“新股破發”牽動著投資者的神經,打新“躺贏”已成過去式。
相對歷史而言,近期新股破發的數量和比例都不算高。而且,新股破發的誘因并非市場情緒悲觀導致的“殺估值”,近期IPO發行制度改革導致新股發行價格適當提高應是不容忽視的原因。
“詢價新規”于2021年9月18日正式落地。為進一步優化注冊制新股發行承銷制度,促進買賣雙方博弈更加均衡,滬深交易所在證監會指導下完善新股發行定價機制,從優化定價機制安排和強化報價行為監管兩個方面推動市場化發行機制有效發揮作用。
IPO詢價新規出臺前,市場上普遍存在著詢價機構重入圍輕研究、“抱團壓價”的現象。新規落地實施后,中間套利空間減少,多只新股出現破發。發行定價市場化是注冊制改革的重要一環。在此背景下,部分新股出現破發是正常現象。從目前的結果看,這也與國際市場更加接軌,網下投資者應更重視個股基本面研究和新股網下配售市場周期性機會的把握。另外,打新收益下滑、破發現象都將趨于常態化。這同時表明詢價新規實施后,一二級市場間差價減少,新股定價機制更趨合理。
詢價新規抑制了“報團+低價”行為,長遠來看,研究能力強、定價能力強的機構更為受益。
可以說,能夠承擔定價功能并且對上市公司股票內在價值真正負責的市場化主體就是投行。投行發揮資本市場定價機制作用,使得資本市場的長期估值更加合理。早在科創板推出之時,業界就普遍認為,注冊制將考驗券商投行的研究定價實力。如今,詢價新規顯威力,投行的定價水平被擺在臺面上。研究定價能力是承銷能力的核心,注冊制下,投行承銷不僅要把股票賣出去,還要賣得“合適”,充分挖掘企業的價值,給出符合企業實力的價格。這對投行的定價能力是一大考驗,投行需要平衡企業和投資者的利益訴求,以市場化的方式確定新股發行價格,提升股票的適銷性。未來在新股市場,定價能力將成為券商投行的競爭力之一,投行需要對行業及個股基本面有更深入的理解,提出更精準的定價,少“套路”多“研究”。
“研究的本質是為了定價”。這是不少投行人士的共識。投行的定價能力也關系到其話語權和影響力,各家券商都在探索研究所的定位及發展模式。隨著注冊制的推進以及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券商投行研究價值正在從傳統的二級市場延伸到大投行、財富管理等更廣泛的領域。惟其如此,投行的研究定價能力才真正迎來大展拳腳的機遇期。
00:07 | 從“能動”到“智能” 中國機器人... |
00:07 | ?證監會嚴查*ST高鴻財務造假:擬... |
00:07 | 加速構建腦機接口“熱帶雨林式”創... |
00:07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指導意見 貫徹落... |
00:07 | 北京樓市新政出爐——符合條件家庭... |
00:07 | 從快遞中感受中國經濟的穩與進 |
00:07 | 首發經濟發展勢頭強勁 持續引燃消... |
00:07 | 重拳出擊肅清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亂象 |
23:57 | 費率低至0.1折 中小銀行代銷基金再... |
23:57 | 險資持續掃貨銀行H股 高股息資產配... |
23:57 | “百億私募陣營”成員微調 量化機... |
23:57 | 機構調研券商 聚焦財富管理轉型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