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校宇
青島的盛夏沒有預想中的暑氣蒸騰,徐徐海風總在恰到好處時送來清涼。不過,走進當地的財務公司,撲面而來的卻是一股別樣的“熱浪”——不是溫度計上的數字,而是服務實體經濟的那份熱辣滾燙。
在實地調研前,筆者與許多人一樣,以為財務公司只是“升級版會計室”,做些存款歸集、內部拆借的“家務活”。然而,這種刻板印象在調研首日就被徹底打破。財務公司這支鮮少站在聚光燈下的金融“特種兵”,遠非簡單的資金“搬運工”,而是深諳產業密碼的金融“解碼者”。
例如,當一些外部金融機構還在審慎評估抵押物時,海信財務公司已憑借對產業規律的理解,將金融資源精準輸送到研發第一線;當市場對自主建設全新自動化碼頭猶疑觀望時,山東港口財務公司率先投下“信任票”,并持續十余年提供“陪跑式”資金支持;當產業鏈末梢企業困于報表不全的融資窘境時,海爾財務公司將實時經營數據轉化為信用憑證,讓融資變得像網購一樣便捷高效……這些生動實踐,展現的是基于產業認知的金融創新,而非對銀行等外部金融機構的“復制粘貼”。
在與多位財務公司高管的交流中,一個鮮明的對比呈現于筆者面前:外部金融機構注重財務回報和風險控制,財務公司則更關注產業成長潛力。“財務公司的關鍵績效指標(KPI)不是利潤增長率,而是集團主業的市場競爭力。”一位受訪者的話,道破了產融協同的精髓。這種以產業成敗論英雄的價值取向以及與實體經濟共生共榮的發展理念,讓財務公司能敏銳捕捉到外部金融機構難以識別的“軟信息”——技術路線的可行性、產業鏈的協同價值,這些均是財務報表上無法直接呈現的關鍵要素。
如今,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財務公司正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他們就像金融體系的“特種兵”,在傳統機構難以覆蓋的細分領域展開精準行動:既敢為產業發展“從0到1”的創新“押注”,又能滿足產業鏈上的長尾需求。
站在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筆者目睹無人橋吊與自動導引車默契配合的場景,豁然開朗:財務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不在于資產規?;蚺普諗盗?,而在于他們是產業和金融的通才。財務公司正以產業思維做金融決策,用金融工具服務產業升級,讓金融活水真正浸潤到實體經濟的每一寸土壤。
23:38 | 越過“四重門” 人形機器人產業加... |
23:38 | 科創債新規落地滿三個月:一二級市... |
23:38 | 兩融余額突破2萬億元關口 創十年新... |
23:38 | 券商投顧要全方位提升執業能力 |
23:38 | 年內A股公司披露431單回購計劃 注... |
23:38 | 7月份全球制造業PMI為49.3% |
23:38 | 標準化引領高質量發展 |
23:38 | “中國游”“中國購”持續升溫 旅... |
23:38 | 錨定2027年核心產業規模突破500億... |
23:38 | AI人才爭奪戰愈演愈烈 上市公司開... |
23:38 | 技術突破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類腦智... |
23:38 | 第四十一期:投資者如何選擇合適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