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4月份成交量保持正增長的板塊主要有貴金屬、有色金屬和能源化工。其中,能源化工板塊的沉淀資金同比增幅最高,究其原因在于國外宏觀面風險波動加大,導致內外盤實體企業風險管理需求提升;同時,國內商品市場供需兩端結構調整,導致部分品種呈現較大波動性。
本報記者 王寧
雖然4月份期貨市場整體板塊并未呈現大幅波動情況,但總成交量同比大幅增長。中國期貨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期協”)最新月度數據顯示,4月份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6.72億手(以單邊計算,下同),同比大增超四成,成交額高達44.16萬億元,同比增長8.09%。同時,分品種來看,有多達26個品種成交量同比漲幅均超過100%,最高達423.6%。
多位分析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4月份我國期貨市場整體板塊表現偏軟,但部分品種波幅較大,總成交量和成交額同比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一方面在于海外市場宏觀面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國內供需結構調整所致;短期來看,板塊內的部分品種仍有明顯投資機會,例如貴金屬板塊的黃金品種,農產品板塊中的白糖和豆粕等。
前4個月期市總成交量
同比增16.62%
中期協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期貨交易市場成交量為6.72億手,成交額為44.1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3.26%和8.09%,環比分別下降7.19%和11.52%。同時,前4個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23.36億手,累計成交額為165.0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62%和下降2.60%。
廣發期貨發展研究中心總經理趙亮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由于近兩年海外市場宏觀面風險波動加大,國內外企業風險管理需求均在提升,這也推動期貨市場成交量和成交額也在階段性抬升,就今年4月份表現來看,比較符合市場預期。
而從各期交所表現來看,鄭商所總成交均呈現增長態勢。數據顯示,4月份鄭商所總成交量為2.92億手,成交額為11.5萬億元,分別占全國市場的43.39%和26.03%,同比分別增長79.30%和53.13%,環比分別下降4.59%和增長1.20%。上期所4月份總成交量為1.73億手,成交額為12.86萬億元,分別占全國市場的25.66%和29.12%,同比分別增長33.16%和22.33%,環比分別下降11.99%和9.46%。中金所4月份總成交量為0.11億手,成交額為9.07萬億元,分別占全國市場的1.67%和20.55%,同比分別下降3.65%和9.58%,環比分別下降20.76%和23.21%。
整體來看,當月商品期貨總成交量和成交額相對金融期貨均有增長。其中,商品板塊中的能源化工類部分品種成交量較同期漲幅更是翻倍,而部分農產品品種也表現較為活躍。
東證衍生品研究院商品策略首席分析師吳夢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4月份成交量保持正增長的板塊主要有貴金屬、有色金屬和能源化工。其中,能源化工板塊的沉淀資金同比增幅最高,究其原因在于國外宏觀面風險波動加大,導致內外盤實體企業風險管理需求提升;同時,國內商品市場供需兩端結構調整,導致部分品種呈現較大波動性。
板塊間不同品種
仍有明顯機會
據了解,4月份有多達26個品種成交量同比出現較大增幅,均超100%;其中,錫期貨、PTA期權、聚氯乙烯期權和白糖期貨四個品種,同比漲幅居前,分別為423.6%、395.45%、339.44%和310.69%。此外,玻璃、不銹鋼、棉紗、短纖、菜籽粕和黃金等10個期貨品種,同比增幅也保持在50%-100%之間。
與之相對應的是早秈稻、普麥、強麥、動力煤和粳稻等6個期貨品種,同比跌幅超過100%;鉛、液化石油氣、聚乙烯、乙二醇和石油瀝青等16個期貨期權品種,同比跌幅在10%-100%之間。
“今年春節以來,商品期貨整體走出震蕩探底格局。其中,以黑色產業鏈為代表的工業品走勢最弱。不過,從4月份來看,煤化工等相關品種已走出低點,但農產品板塊則出現明顯下跌態勢。”趙亮表示,短期來看,海外市場宏觀面風險仍未結束,貴金屬或仍將維持震蕩行情,而天氣面對部分農產品會有較強支撐。例如,供給短缺白糖和偏寬松格局的豆粕市場,以及三季度前仍預期供給過剩的生豬市場等,這些品種仍有較明顯投資機會。
在吳夢吟看來,今年商品市場最核心的邊際變化為供需結構有所調整。例如,煤炭、有色金屬及化工板塊的部分品種,面臨新產能兌現供應壓力;同時,國內經濟出現明顯復蘇將帶動需求端出現改觀。年內投資主線可多配國內供給為主商品,空配海外供給商品,或多配工業品空配農產品的對沖策略。
21:16 | 麥當勞將開啟“我去麥麥島啦”主題... |
21:14 | 港投公司已投項目超100個 10余家公... |
21:04 | 魔法原子全生態亮相WRC 加速引領具... |
21:02 | 越疆按下具身智能商業化加速鍵 |
20:57 | 西大門建筑遮陽新材料項目被列入省... |
20:52 | 8月11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工... |
20:50 | 貝瑞基因子公司擬對外投資 推進新... |
20:50 | 研發和成果轉化平臺不斷夯實? 鑫... |
20:43 | 衛星互聯網快速發展 產業鏈上市公... |
20:31 | AI驅動業績創新高 工業富聯上半年... |
20:30 | 加速完善軍工產業鏈 廣東宏大子公... |
20:30 | 曉鳴股份7月份銷售雞產品1992.76萬...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